本帖最后由 光之优雅 于 2011-8-11 10:56 编辑
本文选自诺顿中国官方论坛,作者老佳
http://bbs.norton.com/t5/forums/forumtopicpage/board-id/Broad-Norton_NP2012/thread-id/1
诺顿网络安全特警/诺顿防病毒软件2012(以下简称NIS 2012)公测已有数月。按照赛门铁克以往的惯例,新版本将在近期发布。当然,面向中国大陆的简体中文版可能将晚于美国市场随后发布。根据这次公测的反馈情况来看,新版本的NIS 2012受到了众多的好评,这也使得这款个人安全的拳头级产品受到了极大的期待(相关文章请参阅:http://bbs.norton.com/t5/forums/forumtopicpage/board-id/Board-Norton_Usage/message-id/886)。笔者同众多的诺粉一样,对于本次新版NIS 2012也给予了极大的厚望。并希望新版NIS 2012能够在中国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到诺顿大家庭中。在我们即将迎来正式发布的新品之前,笔者对于新品的发布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与建议,也希望得到赛门铁克官方的重视与支持。
以笔者的经历,去年中秋之际参加了NIS 2011上海媒体见面会,与卡巴的华丽相比,该会给予笔者的感觉则是低调而稳重。然而,这并不表示赛门铁克不重视中国市场。只是,不同的厂商之间,行事的风格不同。还希望各位诺顿的用户们理解。不过,对于大会本身的流程与形式,笔者认为,赛门铁克还是可以做出一部分微调,从而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近期,从一些以计算机安全为主打的民间爱好者论坛上的反馈看来,很多用户对于诺顿安全产品“防大于杀”的理念表示认可。但是,NIS究竟是如何实现这个理念的呢?恐怕对于其更深层的原理,对于一个普通计算机用户来说,了解得就不是很多了。笔者曾经在以往的多篇文章中谈到,很多计算机用户比较看重静态查杀率。因为这种测试给用户带来的感受是比较直观的,而且,很多国内的计算机媒体,评测安全软件的主要方式也是静态查杀。不过,这里笔者要给用户们提个醒,静态查杀带来的结果固然直观,它反映出的只是安全软件中多防护组件的“冰山一角”。对于像NIS这样的网络安全套装来说,后台更为强大的动态网络防护才是它真正的拿手好戏。对于像智能防火墙,入侵防护等组件,都是用于在威胁通过网络进入本地之前就将其拦截在外(入侵防护组件在诺顿防病毒软件中也同样包含)。在用户上网冲浪之时,这些组件对于用户来说,起到的防护作用远远大于本地防护。赛门铁克可以在此类防护组件上,进行更多的宣传。
其次,也建议赛门铁克对于诺顿身份防护进行更多的宣传。诺顿身份防护本意是保证用户在线身份,以及网络购物的安全。对于用户网络交易而言,是一道强而有力的神器。从而也可以体现出NIS 2012与其它安全软件的与众不同。有关身份防护,请参考: http://bbs.norton.com/t5/forums/forumtopicpage/board-id/Board-Norton_Tech/thread-id/108
再者,回到静态查杀问题,经常听到很多网友抱怨诺顿的静态查杀率不能令人满意。其实,并不是赛门铁克不愿收集样本。而是赛门铁克对于样本入库的方式比较严谨,对于相当多的样本,赛门铁克并不是编写相应的删除代码,而是,更多的情况下,需要根据威胁本身的破坏程度,编写更多的修复代码,从而帮助用户修复被破坏的系统。有一部分软件测试媒体会经常使用统计剩余文件的办法来评测查杀率,其实这种方法对于诺顿来说也不适用。毕竟,对于可修复的样本,诺顿会尽全力将其修复而不是直接删除(请见:http://bbs.kafan.cn/thread-678677-1-1.html)。而且,对于一部分基于系统漏洞所发动攻击的威胁,赛门铁克并非将其编写到病毒定义中,而是将其编写到入侵防护定义库中,如果依靠静态描,自然是无法辨别出的。 
但是,扫不出不代表防不住。还希望各位朋友对于静态查杀不要过于在意。 另外,关于评测,以往在诺顿的安全产品发布会上,总会提到自身的产品在Dennis Labs评测中的成绩(http://www.dennistechnologylabs.com/)。确实,诺顿安全产品在该机构中的评测成绩非常优秀。但是这里,笔者还是要提一下的是,由于在全球范围内,各类五花八门的评测已经到了泛滥成灾的程度。几乎所有的厂商都会宣传自身的产品在某个评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用户本身对于此类的评测细节也不甚了解,因此,如此的宣传方式对于用户来说,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而且,笔者在Dennis Labs网站上并未找到相应评测报告的中文版本。应该说,Dennis Labs的宣传对于中国用户而言,意义不大。还是建议赛门铁克中国能够从自身的产品特色出发,向用户传达“我们的产品是如何保护用户免受互联网威胁的”,如何显示与其他安全软件的与众不同,这是赛门铁克需要考虑的问题。 总之,赛门铁克在中国,往往是以一个低调而稳重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这不是坏事。然而,要是能够找到宣传的突破点,迎合大众对于安全的口味,纠正“查杀就是一切”的误区,突出自身产品的特色。或许,诺顿在中国能够争取到更多的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