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y250094040
收起左侧

[讨论] 一直存在于卡饭的谣言,我来终结吧:什么查杀率不重要,防才是王道。。。

  [复制链接]
62590423
发表于 2011-8-22 17: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起了panda。。
wxwz
发表于 2011-8-22 17: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游戏为主
小林制药
发表于 2011-8-22 20: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ly250094040 发表于 2011-8-21 01:59
终于找到了   埋得好深啊  呵呵

1.漏洞防御其实就是扫描已知的系统漏洞然后提醒打补丁的东西而已 ...

1,兄台对在下说的“漏洞防御”理解存在偏差。“漏洞防御”在很多的情况下更接近于“热补丁”。确实算不上新技术,但是实践证明有效性还是不错的,并非是类似XX卫士那样提醒什么“系统存在多少个漏洞”然后从微软下补丁等等(大部分国外软件不会去扫描系统补丁)。况且漏洞防御在很多厂商的产品中都涵盖了大量的应用程序,并非一定是针对操作系统漏洞而来。兄台对传统引擎和“主动防御引擎”的分类大致正确,但是在下认为在眼下的实践中,传统引擎不单单包括针对病毒的特征码查询器(姑且这么说,兄台就不要挑字眼了)和基于一定算法的虚拟启发。而应该包括“除了监视程序行为的引擎和云引擎”之外的所有引擎技术。因为在实践中很多软件大致将十分影响性能的“基于监控程序行为的引擎”作为整个软件的“主动防御(狭义的)”模块,而将除了云技术之外的其他技术整合进了传统的引擎模块中去。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诺顿和ESET。诺顿将SONAR作为“主动防御”模块独立了出去,而将其他技术都整合入了自己的传统引擎中,比如Bloodhound,和IPS等等。ESET则把“高级启发式”独立了出去,将自己擅长的虚拟启发整合进了传统的引擎中。在这个意义上说,构成了“传统引擎不一定都是通过扫描实现的”结论的要件之一。
2,在这一条中,兄台的“非主防引擎的都算传统引擎,包括基于特征码技术引擎和虚拟启发引擎”意见与在下的意见一致,但是既然承认了这一点,就必须承认前一点所说的,传统引擎的任务“不一定都是(和/或只是)扫描与查杀”。所以兄台的“查杀强则防御一定强”的观点根基即会出现动摇,因为在肯定这一点的情况下兄台最早所列之公式中“查杀”一个变量已经出现了变质,变成了“查杀和以某种方法进行的防御”。所以随之而来的是公式的基础开始松动。
3,也许循环与否使我们所观察的角度不一样。但是如果承认了2点中兄台所说的“非主防引擎的都算传统引擎,包括基于特征码技术引擎和虚拟启发引擎”那无论如何都是循环论证了。因为结论包含在了前提里面。
4,防护不一定是实时扫描。先举一个变态的例子方便引入——比如我担心U盘病毒入侵,为了防护这种可能的入侵行为,于是我禁用了所有的USB设备,还用胶带粘死了USB接口。这就是一种防护行为。而买来一个查杀率无限高的杀毒软件来杀除USB中可能存在的病毒,也是一种防护行为。兄台之立论显然只注重了后一种情况而忽视了前一种可能。回到实践中来,继续拿漏洞入侵举例,如果某软件以某种方式使得入侵代码根本无法执行,这就是一种防护行为。而这种行为的实现并不一定依赖于扫描。所以在下认为“防护就是事实扫描”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我之所以加入了“用户意志”这一变项并不是意图无理搅水,事实上很多情况正是因为“用户意志”而降低了防护所产生的效果——比如说有某病毒以挂马的方式存在,某软件的防护功能可以使得触发该病毒下载并执行的代码无效化,虽然并不能识别这种病毒。这样我们还是可以说是一种有效的防护方式。但是用户主动将其下载回来并且执行之结果则会大相径庭。单就这一类案例来说,兄台的理论只重视到了“下载回来了杀不杀得掉”,而忽视了“能不能在应用情况下防护住”的问题。在下胡乱说一下,望兄台不要介意——如果一个包有100个病毒,软件A能查出来10个,但是在应用中可以将这100个病毒全部都拒之门外。软件B能查出来99个,但是只能保证将其中的1个拒之门外。查杀率毋庸置疑一定是B高,但是防护率谁高呢?
6,“杀得掉就防得住”这一结论在下认为可以成立,但是成立的要件其一是要有极限高的查杀率。其二是该软件是以“扫描病毒特征码”为原理进行工作的。还是用最土的例子说,防盗器的作用就是报警的,我们谁都不可以指望防盗器伸出手来抓小偷。警察是抓小偷的,但是我们都不可以指望警察们都能光凭一张脸就能认出来谁是小偷。引申开说去,就是说杀软不一定非要识别病毒是什么样子,只要阻断病毒入侵的途经就可以了。兄台所说的逻辑正确,但是不全面,只能代表某一类软件的工作方式,而不能指代全部。在下才疏学浅,所以举个不是很严密的例子——比如某网页被挂马,按照兄台所述之逻辑,网页代码被执行了,杀软与病毒发生接触,病毒被识别,下载被终止。这没错。而另一种情况是网页代码被跳过而没有执行,杀软与病毒未发生接触,下载从未开始。两者逻辑过程一致但是具体问题不同,结局一致。兄台只注重了前者“杀掉了,所以防住了”,却没重视到后者“没杀掉,但是也没进来”的情况。
而且兄台把拖慢系统的情况恰恰说反了,兄台所重视的原理恰恰会拖慢系统。如同有个机构不装大门,却对每一个进入者都搜一遍身检查一遍证件。后者装了一个保全门,只会把带刀(企图利用漏洞,或者有什么不良迹象)的家伙拒之门外,而对别人畅通无阻。兄台所重视的原理扫描和过滤了所有通过的数据流。而在下说的情况则是软件封堵了可能入侵的通道。从效率上讲,后者比前者要高很多。而且所谓“不能触发下载”不全是操作系统的工作,而是系统和杀软相辅相成的任务。如果一定要割裂开来,那么只能说,如果系统有针对性的做了补丁,就是系统的工作,如果系统没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杀软去做。

最后对于兄台的公式,在下还是那句话,片面的认识决定了公式的片面性。兄台先设定了A就是查杀,Y就是防御,综在下之前所述,而Y与A并不能够直接的联系在一起,撇开X不谈,在技术上A只是提高Y的一种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兄台将不能直接联系的两种事物先决性的联系在了一起,本身就犯了立论不严密(缺条件)的错误。如同立论“身高(Y)=躯干高(A)+腿长(X)(X≥0)”,那么头呢?兄台的先决认识就建立在“查杀率”的基础上,所以推导出适合自己先决认识的一个公式,公示不可说绝对错了,但是只适用于“以查杀为主要手段”的情况。在杀软设计多元化的当下,这套公式决不适用于所有的软件,因为软件设计的思路千奇百怪,不是基于一种思路所推导出的公式就可以全面覆盖的。

综上所述,我依然坚持“查杀率高的,防护效果可能好。但并非一定好。”“防护效果强劲的,查杀率并不一定高。但并非一定不高。”这一认识。

如有不当甚至于冲撞,还望兄台见谅。

P.S.其实逻辑上我也就是一“二把刀”,只不过在学校时经常参与各式各样的辩论会,所以能诌出几句来,见笑了。
柯林
发表于 2011-8-22 21: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pdatx 发表于 2011-8-22 17:15
你是你,我是我;你不包含我,我不包含你;你不等于我,我不等于你。
强大

楼主的出发点是好的,讨论问题嘛,但是论述失于偏颇,不但没有终结“谣言”,反而弄得一片混乱——概念与逻辑上有毛病:
1、在本来意义上,杀与防是两个对立存在的唯一性的东西,这是毫无疑问的。
2、在组合运用上,杀中可以包含一定的防,防中可以包含一定的杀,无论怎么组合,最终必定要突出一个重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点,实际上就是没有重点。绝对均衡的杀与防是不存在的。
无论上述哪种情况,都无法推导出杀强则防一定强,也无法推导出防强则杀一定强。

离开实物的纯概念推理的讨论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只有具体到实物或者说是举实例论证才有意义。譬如:
A杀软以杀为主,就其本身相较而言,它的杀强于防;
B杀软以防为主,就其本身相较而言,它的防强于杀;
C杀软均衡发展,就其本身相较而言,它的杀与防差不多一样强大。
放到同一套标准之下进行比较:
A的杀强于B的杀,A的防强于B的防,那么综合实力而言,A是大强于B。
B的杀强于C的杀,B的防与C的防大体相当,综合实力而言,B强于C。
C的杀与防虽然做得比较均衡,但是相对而言,综合实力在3者中最差。
只有像这样的有明确的同一套标准进行衡量的讨论,才是有意义的而且是可以得出明确结论的,否则再怎么自我感觉良好和吹嘘,可能那个“杀强而防也绝对强”的东东就是个低能产品。

回应楼主主题:单纯强调杀与防都是不对的,二者各有其用途。至于偏向于哪边,以及如何整体把握,则由厂商的理念及习惯决定。对于用家而言,单纯看重杀好与防好是没有意义的,必须以具体实物为主,可能某个以杀为主的东东,它的防比以防为主的那个东东的防还要厉害,这种情况下还选择以防为主的那个东东就是不理智的行为。没有标准和实物的论证比较,只是纯粹的想当然的嘴巴官司,没有实际意义。
ly250094040
 楼主| 发表于 2011-8-22 2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额  以一人对战群舌  我疲于回复了  大家随便讨论吧  
Shirou
发表于 2011-8-22 22: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贴已经没啥讨论价值了,看楼主的意思是特征码杀软实时监控就是靠特征码,所以查的出也就放的住,一群人在讨论加上hips或者其他不依靠特征码的方法比特征码强,至于那个公式,也就是示意下特征码也是反病毒软件的重要手段之一,一群人想通过这个公式来表示哪个杀软强,难道不知道+号不仅表示相加,还可以表示为逻辑“或”么?,1+1=2?其实1+1也可以=1这贴讨论到这个地步,还不如锁了清净,个人按个人的想法来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ly250094040 + 1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jyligx
发表于 2011-8-23 11: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下载的文件可以通过扫描来发现威胁 但是当扫描发现不了威胁 双击打开时文件的恶意行为可以被拦住 这样就可以了
darius1987
发表于 2011-8-26 09: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哪种好呢???
e4e4rr
发表于 2011-8-28 13: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crazy_robin 发表于 2011-8-16 14:01
我同意楼主,杀毒软件也是需要随机应变的,防的住一时防不住一世,防毒之水胜于防川,如果防御真牛逼的要, ...

如果查杀真牛逼的要,各个杀软也就没有必要加入防御功能了
03243056
发表于 2011-8-29 11: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聊的口水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杀毒软件|软件论坛| 卡饭论坛

Copyright © KaFan  KaF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沪ICP备2020031077号-2 ) GMT+8, 2025-2-4 06:36 , Processed in 0.097302 second(s), 20 queries .

卡饭网所发布的一切软件、样本、工具、文章等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其他非法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版权争议问题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信息,如有问题请通过邮件与我们联系。

快速回复 客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