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673|回复: 23
收起左侧

[资讯] 趋势科技与清华大学联合发布安全地下产业链报告

[复制链接]
疾驰
发表于 2012-7-25 19: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疾驰 于 2012-7-25 19:50 编辑

【赛迪网-IT技术讯】趋势科技近日和清华大学信息与网络安全实验室联合发布了《中国互联网信息安全地下产业链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揭示了中国互联网信息安全地下产业链的构成结构、发展形态以及运作模式。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国互联网网民在上网期间则频繁地遭遇到安全威胁。报告对中国互联网信息安全地下产业链进行了一次广泛且深入的结构性调查与实证数据分析,全面揭示了中国地下产业链的当前情况、内部特征以及发展趋势。据报告显示:在2011年,由中国互联网信息安全地下产业链的总体赢利规模已超过50亿元人民币,监测到地下黑市参与者超过9万人。

互联网信息安全地下产业链结构严密、体系完整

中国互联网信息安全地下产业链在结构上可分为真实资产盗窃、网络虚拟资产盗窃、互联网资源与服务滥用、黑帽技术工具与培训这四大产业链。其中,黑帽技术工具与培训产业链作为整个产业链的根源,为其他三大产业链提供了技术基础;而互联网资源与服务滥用产业链则为真实资产盗窃、网络虚拟资产盗窃两大产业链提供了网络资源条件。



其中,真实资产盗窃地下产业链是中国互联网犯罪案件的首要驱动因素,对网民的真实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这是由于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等互联网商务应用的用户群体、蕴含财产规模巨大,吸引了众多的不法分子参与其中,形成了从窃密到洗钱的完整地下产业链。

互联网信息安全地下产业链规模庞大,对信息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互联网信息安全地下产业链是通过对互联网的非法利用来获取利益的,随着网民人数的增加、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信息安全地下产业链对用户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报告估计,中国信息安全地下产业链整体盈利规模在2011年就可达53.6亿,威胁超过11,081万网民,占总体5.13亿网民数量的21.6%,威胁到105万个网站,占总监测网站数量553.3万的19%。(注:威胁人群根据各个安全厂商与国家安全监管部门安全报告综合统计)



报告还援引CNNIC 2011年度报告数据指出,2011年上半年,有8%的网民在网上遭遇过网购欺诈或被盗,该群体规模达到3880万人,也即每12位网民中就有1位遭遇过网购欺诈或被盗。

网络钓鱼成为互联网地下产业链最常使用的手段之一

报告显示,网络钓鱼已经成为互联网地下产业链中最常使用的手段之一,给互联网用户造成了严重危害。在真实资产盗窃地下产业链中,网购与支付安全的威胁主要有网络钓鱼、恶意欺诈和账户被盗三大类。



趋势科技的资深安全研究员谷亮分析称:“网络钓鱼本身的技术含量不高,入门要求很低,但攻击成功后的回报很高,使得参与者人数众多 ,因而成为网购与支付安全最大的危害。而且,网络犯罪者为了躲避法律追查,以及避免国内严格的网站备案流程,往往注册国外域名部署钓鱼网站以实施网络钓鱼攻击,这给整顿钓鱼网站带来了很多不便。”

地下黑市产业链的组织隐蔽,增长速度快

清华大学信息与网络安全实验室诸葛建伟博士谈到:“与传统犯罪方式不同,互联网信息安全地下产业链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地下黑市’进行交易的。目前,中国信息安全地下黑市的主要隐藏于百度贴吧与腾讯QQ社区,有大量专门用于地下产业链沟通交流的贴吧与QQ群,拥有从盗窃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 近几年来,其参与者数量一直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以百度贴吧为例,其黑市参与者在2006年至2011年间平均年增长率为144.74%,最高年增长率则达到495%,2011年超过9万人。

在地下黑市,参与者非常普遍地使用腾讯QQ号作为联系方式,在帖子标题、内容或发布者昵称中包含QQ号,要求广告信息关注者通过QQ与其联系。由于QQ号并非实名注册,同时在地下产业链中盗窃与销售QQ号的行为也非常普遍,因此QQ为地下产业链参与者提供了最便捷和隐蔽的在线通讯方式。

在对“地下黑市”交易的内容进行分析后,报告发现,在真实资产盗窃链条的地下黑市中,最主流的商品是银行卡资料,其次为采集器、POS机盗刷服务等;在网络虚拟资产盗窃链条的地下黑市中,流行商品为Q币、“信封”与“箱子”;在互联网资源与服务滥用链条的地下黑市中,流行商品分别为受控“肉鸡”,服务滥用业务和网站流量;在黑帽技术工具与培训链条地下黑市中,主流商品为木马与攻击工具、远程控制软件和黑帽技术培训,其中黑帽技术培训的购买广告数量超过了出售广告达54%左右,这说明大量新人希望学习和掌握黑帽技术,进入到这一地下产业链中。

地下产业链中的流通商品价格低廉,使得犯罪成本低

网络犯罪需要使用的各种“犯罪工具”都以商品的形式在地下产业链中明码标价地出售。通过观察和统计发现,主要的“地下商品”价格低廉。最贵的木马程序也不过千元左右,而一台“肉鸡”价格则低至一毛钱。这样低廉的价格,使得组织一次网络犯罪所需要的成本比较低。比如购买1000台肉鸡组织成一个颇具规模的僵尸网络,它的成本只需要几百元。如果利用这个僵尸网络来发动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话,造成的损失将是可观的。

建设地下产业链监测体系,减轻互联网网民遭受网络犯罪

对于如何治理互联网地下产业链,趋势科技、清华大学信息与网络安全实验室在报告中给出建议:国内网络安全监管部门与执法部门非常有必要建设更加全面、覆盖面更加广泛的地下产业链监测体系,并在法律授权范围建立对涉及网络犯罪案件参与者进行在线通讯与银行支付等渠道的调查取证分析工作流程,这将有助于更好地通过法律手段打击网络犯罪行为,威慑地下产业链的参与者,从而保护互联网用户的财产与个人信息安全。

针对正在发生的网络犯罪事件,地下黑市监测信息中的线索能够为案件侦查提供帮助。趋势科技与清华大学研究人员基于这段时间对地下黑市的监测信息,跟踪到若干个仍活跃的网络犯罪团队,并已经为相关执法部门提供了案件侦查线索。

而应对地下产业链中如个人隐私信息窃取、互联网服务滥用等尚未触及现有法律条款的灰色盈利链条的行为,当务之急是通过立法手段确立对个人信息与网络资产的保护法案,以法律手段遏制目前中国互联网信息安全地下产业链快速发展的趋势,减轻互联网网民遭受网络犯罪的风险与危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寒山竹语 + 10 版区有你更精彩: )

查看全部评分

cdu091
发表于 2012-7-25 20: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系统我十分喜欢vista,杀软十分喜欢trend。因为他们的名字很好
疾驰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20: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cdu091 发表于 2012-7-25 20:30
系统我十分喜欢vista,杀软十分喜欢trend。因为他们的名字很好

不可否认,乃是一个高深而纯粹的人。。
a908499916
发表于 2012-7-25 20: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cdu091 发表于 2012-7-25 20:30
系统我十分喜欢vista,杀软十分喜欢trend。因为他们的名字很好

系统我喜欢XP,杀毒喜欢kis
昆塔斯
发表于 2012-7-25 20: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系统我喜欢win7,安全我喜欢trendmicro
疾驰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20: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a908499916 发表于 2012-7-25 20:50
系统我喜欢XP,杀毒喜欢kis

没有人读到图吗?

第三幅。。。亮了。。。。
cdu091
发表于 2012-7-25 20: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疾驰 发表于 2012-7-25 20:42
不可否认,乃是一个高深而纯粹的人。。

vista意寓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我现在仍然认为vista sp2比win7安全。V的稳定性也比7好,V是微软耗资巨大,愿景宏伟,开发时间巨长的精品,7只是精简和优化。可惜了舆论,可惜了人云亦云。
trend,流行和趋势,陈总的成就有目共睹,真是好名字。期待trend2013
a908499916
发表于 2012-7-25 21: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疾驰 发表于 2012-7-25 20:58
没有人读到图吗?

第三幅。。。亮了。。。。

第三图我只看出金山瑞星和360不是一个数量级
寒山竹语
发表于 2012-7-25 21: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期待。剩下的,也是期待。
疾驰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21: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cdu091 发表于 2012-7-25 20:59
vista意寓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我现在仍然认为vista sp2比win7安全。V的稳定性也比7好,V是微软耗资巨大, ...

近来读《挡不住的趋势》一书,越发被坚持不懈,包容并蓄,居安思危的趋势文化所感染。成功都不是偶然,趋势科技的业界地位与成就,是其他可望而不及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寒山竹语 + 1 感谢解答: )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杀毒软件|软件论坛| 卡饭论坛

Copyright © KaFan  KaF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沪ICP备2020031077号-2 ) GMT+8, 2025-4-29 03:53 , Processed in 0.139636 second(s), 19 queries .

卡饭网所发布的一切软件、样本、工具、文章等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其他非法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版权争议问题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信息,如有问题请通过邮件与我们联系。

快速回复 客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