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72|回复: 3
收起左侧

[江民] 未知病毒检测功能的利用和设置

[复制链接]
north_wolf
发表于 2007-9-25 10: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您发现自己的系统不对劲,又无法通过反病毒软件查出病毒的时候怎么办呢?您是
否会排除自己的系统已中毒的可能而转向其他方面的问题呢?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很
多用户都遇到过的。
或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明明已经中毒了,可是反病毒软件就是查不出来,所以
用户放弃了中毒导致系统异常的想法,花了很多无用的功夫在其他途径上去解决,未
果。
现在的反病毒软件仍然以最传统的依赖病毒特征码查杀为基础,如果病毒特征库中没
有收录某个病毒的特征值,那么反病毒软件就查不到这个病毒的存在。北京江民新科
技术有限公司考虑到此问题,所以在前几个版本的KV中研发了一个“未知病毒检测工
具”,这个工具会搜索注册表、扫描进程等一系列方式综合判断一个文件的可疑程度
并提示用户。随着KV版本的更新,这个工具也在不断的更新着。
这个工具的文件名为KVDetect.exe,实际上它是一个绿色的程序,不会写注册表,所
以我们可以从Jiangmin\Antivirus目录中将其单独提取出来使用,不过这样会丧失一
些功能,这些功能需要特定的接口来调用。
首先我们来看看“未知病毒检测工具”的启动方法:
如图标记处就是这个工具的三个功能的启动方法:

我们先说第一个“检测未知病毒”,打开后出现如下界面:

区域1里面列出的都是被定义为“可疑”的程序,包含改文件的路径、类型、可疑概率
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路径”和“概率”了,因为这个工具扫出的程序不一定是
病毒,所以都以概率的形式表明,一般来说大于25%的程序都应该引起重视,超过50
%以上的就是高危的了。
区域2里面列出的是每个被扫出的文件单独的信息,更加详尽。
“快速”选项卡表示以快速扫描的方式运行,会忽略一些目录,我们不推荐选择此项

“显示全部”选项卡会让这个工具显示全部的可疑文件,因为一些概率很低的文件会
被自动隐藏。
“扫描”按钮就是让这个工具重新开始扫描。
“结束进程”按钮就是结束一个可疑的进程,因为这个工具扫描出的文件有些是正在
运行着的,可以通过这个工具将其结束掉。
“样本库”按钮的作用同图1的“编辑样本库”是一样的,目的就是启动这个工具的编
辑样本库的功能
接着具体说说当发现可疑文件后怎么办,如图未知病毒检测工具发现一个可疑的文件
(这个文件是迅雷的东西,并不是病毒,同时KV报的概率非常的低,所以需要“显示
全部”才能看到,这里就已这个文件为例)
我们右击这个可疑的项,出现如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上报样本就是将这个文件发送到江民公司以供进一步分析
定位文件就是跳转到这个文件所在的目录下供用户查看
结束进程就是结束这个文件所对应的进程
删除文件就是删除这个可疑文件,文件若无法立即删除的话,会在下次重新启动计算
机的时候系统自动帮你删除掉
加入样本库就是自动提取这个文件的特征值,然后可利用未知病毒检测工具加载这个
被提取的特征库扫描系统,相当于一个DIY的杀毒软件
加入白名单就是如果用户知道这是一个正常的文件,那么可疑将其加入白名单,下次
KV的这个工具将不再扫描这个文件。
检索信息就是利用百度搜索这个文件,以供用户了解更多
属性就是调出该文件的属性对话框
如何判断被扫描出的文件是否为病毒是一个关键,这通常是需要经验去判断的。大多
数情况下,概率非常高的就应该是病毒了,比入像“灰鸽子后门”这一类的,未知病
毒检测工具一般都是报的80%以上的概率。而对于其他相对降低概率的文件,我希望
用户到江民社区发帖询问,会有热心人帮你们解答的。社区的目的也就与此——交流|
帮助
bluenice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7-9-25 11: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都出2008,还拿2007来说?
不过,谢谢分享。。。
kp2006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7-9-25 15: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为说kv2008
i_Kaspersky
发表于 2007-9-25 16: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就是说2008呢,只不过手一滑把图给贴错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杀毒软件|软件论坛| 卡饭论坛

Copyright © KaFan  KaF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沪ICP备2020031077号-2 ) GMT+8, 2025-5-17 22:34 , Processed in 0.126996 second(s), 18 queries .

卡饭网所发布的一切软件、样本、工具、文章等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其他非法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版权争议问题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信息,如有问题请通过邮件与我们联系。

快速回复 客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