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尘梦幽然 于 2012-11-2 18:00 编辑
诺顿里程碑:调查报告及来源。 关于杀软流畅程度的调查报告:流不流畅光测不算,你心目中最流畅的杀软是什么? 有感于查杀你最在乎的是安软那一项! 国外杀软什么样的本土化特性影响着你的选择?(1.对于国内特色病毒的查杀2.对国内聊天软件、搜索引擎的保护支持3.对于国内钓鱼网站的拦截力度) 请问,既然诺顿防御高,为什么不选择它呢? 想知道大家对杀软的选择观(在多款都比较好的情况下) 大家觉得哪家产品界面最漂亮 这里的调查均采用无记名调查方式,从杀软文化较为多元化的卡饭论坛进行调查。尽量避免了部分论坛偏重某款杀软的弊端。 由于时间仓促,部分调查无法在多个论坛同时进行,请谅解。 下面开始正文 说说我和诺顿这段孽缘的开始吧(诺顿的从前): 还记得这个熟悉的界面么?这是我接触的第二款杀软。当时,当地的电脑上大多安装的杀软就是瑞星和Symantec AntiVirus。我就是从这里开始了与赛门铁克的电脑缘的。当时,赛门铁克在当地装机人员的口中可是“世界上最好的杀软”呢! 07年,我家更换电脑硬件,我在电脑上见到了大大的黑白色的symantec标志和那和太极一般的帅气的标志。在DOS下,我感受到了赛门铁克软件无处不在。在DOS下,最著名的有symantec Ghost、Norton PQMagic。我终于了解到了为什么Norton为什么会在大家口中口口相传。Norton、Symantec在计算机世界中无处不在。从DOS到Windows,从Linux到Macintosh,无处不见赛门铁克或者诺顿的身影。 很可惜,由于当时我计算机技术的基础问题,我花费了整整1年还是没搞清楚Symantec Ghost和Norton PQMagic的使用细则。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一次次地直面赛门铁克产品的机会中,我的技术在提高,技术逐渐和小伙伴们拉开了差距。 在刚刚装完的新机上,我拿出了ASUS的软件礼包光盘,上面的“太极”标志告诉我里面包括了90天的NIS2007套件。我第一次使用了诺顿的个人版产品。OEM版本的产品竟然是英文的(铁壳在这方面可能没和ASUS商量好哦,以后请注意)!这是我当时覆盖安装中文版后的截图: 新装的系统就能查出1个“病毒”-Tracking Cookie。着实把我乐了一阵子。(说实话,我还是比较喜欢威胁被解决的情形)后来因为没有再续费,我就只好删除了Norton 2007,但是它优雅的外观着实吸引了我。 2009年,就由于在一次系统蓝屏后微软的“解决方案”中提示“Remove Kaspersky”,我就删除了原先用着的KIS。 打开赛门铁克官网的那一瞬,我见到了光芒四射的、令人无比熟悉的“太极”标识。但是说,我见到的更是大幅的诺顿2009宣传画。“智能全防护,极速新体验”的宣传标语顿时让我感觉耳目一新!而NIS外包装的设计更是富有新意: 在空间里“飞行”的各种图形让人感觉极具现代感。我敢说,它是我见过的迄今以来诺顿最令我着迷的包装!我第一次购买了诺顿的盒装版产品。 尽管我知道Vista的Aero破碎成蓝底白字的一行行错误代码是因为内存坏了,但是我还是认为诺顿产品应该是比卡巴稳定的(事实证明,后来蓝屏的次数的确减少了些) 从06年开始,赛门铁克产品在当地的声誉开始走“下坡路”了。为什么呢?因为电脑城不再选用赛门铁克产品给用户装机了。大家都说“诺顿”“简直是在系统中养毒”。侧面反映了赛门铁克反病毒产品曾经有过查杀率不高的情况给大家带来的困扰。 但是,09版产品的外观一定程度上改观了我对诺顿曾经古板形象的印象。耳目一新的安装界面和无与伦比的半透明效果,还有脉动更新使我对2009产品充满信心。果然,2009产品的辉煌是之前产品不能比拟的。这个版本的SONAR开始从08版的高启扫描摇身一变,成为了“行为防护”被列入了说明书小册子的“新功能”列表中。 后来,由于MathType汉化版被误杀的问题,我花费了半年的时间与赛门铁克协商解决,最后得来的结果竟是“无误杀”。我很遗憾赛门铁克当时对于个人产品出现误杀的情况不够重视,而且当时根本还没有误报提交这个网页,而且我才初二,连文件上报的官网英文我都认不清楚。说实话,这点真得改改。中国的官方语言没有包括英语,在服务上不能和其他大部分主要国家相提并论,在没有诺顿官方的帮助下(我已经联系客服,但是客服不接收文件),我写误报反馈难于登天。而且还不能通过邮件请官方客服上报,使我非常恼火。说实话,我真的迫切地希望诺顿的客服应该入乡随俗,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中国客户。 但是说诺顿2009的资源占用等方面还是给我了很好的印象。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一个病毒不知道为什么诺顿每次启动系统都报,但就是不清除,历史记录里也只有社区上报记录有,竟在大年二十九那天清除了!终于没把病毒留到新年= =汗! 这里的对诺顿过去的回忆仅仅只是按照我对诺顿品牌认识的时间表来阐述,并没有照搬历史的意思,比起诺顿的历史,还是老佳他们厉害,毕竟他们亲眼见证了诺顿中国的所有成长历程。 诺顿的今天:在激流中奋进 白驹过隙,可以这么说吧?转眼间,我已经成为了一个高中生。诺顿2011中SONAR3的辉煌战绩可吸引了不少新用户呢~~~诺顿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以前“养毒大王”的形象。 2011年初,诺顿中国社区成立,应该说,这是一件令人骄傲的事。诺顿也越发重视中国大陆市场。确实,以往很多在国内没有的服务,现在都可通过中国社区直接和官方联系。以前客服需要半年甚至一年才能解决的误杀问题,现在能在1个月内得到快速的响应(这也得益于官方建立了误杀上报的绿色通道),而客服难以答复的技术型问题也可以从这里得到及时、准确的解答。我是在11年8月加入诺顿中国社区这个大家庭的,在这里,我遇到了dopod2009、老佳、ming9888…从这里,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了诺顿“防大于杀”的理念。大家都“身怀绝技”,实在令人佩服。 在“关于杀软流畅程度的调查报告:流不流畅光测不算,你心目中最流畅的杀软是什么? NIS2012的推出就如划破天际的流星一般,使人眼前一亮!NIS2012从推出以来就备受关注,甚至让黑客为此做了针对性免杀病毒,比如ZeroAccess,一度免杀NPE,社区在此事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收集ZeroAccess情报提供了有利的途径。并且,铁壳在短时间内把响应时间大幅度提高使得ZeroAccess不再是诺顿用户心中的阴霾。后来,SONAR查杀ZeroAccess时的多组件联动也使得诺顿整体防御体系的威力得到体现。 说说诺顿的界面吧。根据“大家觉得哪家产品界面最漂亮 AV-Comparatives的《整体产品“真实环境”动态防护测试》8月~11月报告显示赛门铁克以99.5%的威胁防护率继续保持真实环境测试中的第一名,这说明了诺顿的立体防护水平值得信赖。 今天的诺顿,也已经不再是曾经对中国钓鱼网站“置若罔闻”的诺顿了。在卡饭毒网分析区中的淘宝钓鱼网页,不少都能及时拦截。去年在NIS2012产品中加入了对于迅雷的下载保护支持和对百度搜索引擎的保护。本土化的力度不断加强使人相信诺顿也能在中国兑现“让每一次点击都充满信心”的支票。 当然,我也能看到,诺顿对于中国“中奖”类钓鱼网站的阻止力度仍然有限,比如百度、新浪等的钓鱼网页,诺顿常常不能及时响应。 在投票调查“请问,既然诺顿防御高,为什么不选择它呢? http://bbs.kafan.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02708&fromuid=50558”中(如图) 诺顿对于本土病毒和流氓软件的查杀能力上的缺憾成为了诺顿在众多国外杀软中发展瓶颈。更让人刚到遗憾和痛心的是,诺顿产品在实际环境中对于一些游戏(比如冒险岛、DNF、泡泡堂等)和小众软件(修改版软件)会产生较为严重的误杀影响它们的运行。所以,诺顿在国内需要尽快解决误报的问题。根据AV- Comparatives的《整体产品“真实环境”动态防护测试》3月~7月报告显示,诺顿2011产品虽然能阻止99.3%的威胁,但是由于误杀超过平均值而被降级。应该来说,2012产品的误杀还是明显降低了。至少,我电脑里的修复多重启动菜单的软件原来都要报木马的(完全没有联网上传数据的迹象啊!),现在改为了历史记录中的一句“已免除”,可见赛门铁克已经有在用心解决误杀问题了。 作为卡饭论坛中的报毒达人,我经常收集毒区样本进行上报,但是我很遗憾地发现,一般一个恶意软件从上报到入库需要2~5天。不少甚至卡饭包中并非当天出现的病毒(已被诺顿社区标注7天以上)也会漏杀。不少病毒样本,我如果不上报,诺顿甚至超过7天也不能进行查杀。这其实对于新病毒的防护能力会有一定影响,毕竟SONAR也不能完全保证新病毒的查杀。 距赛门铁克成都安全响应中心成立也3年有余了。但是说,本土病毒的采集并不是太给力。不少漏杀的病毒样本若我一直不上报甚至就会出现长期不入库的尴尬情况。有人曾经质疑过卡饭样本包测试的准确性和可参考性。今天,我想对此作出反驳:不仅是卡饭,就连精睿等国内较大安全论坛的样本包,还有样本区的散毒,诺顿扫描检测率的平均水平也在50%上下。所以,虽然经过甄别发现卡饭、精睿样本包的病毒样本的确有近30%是同类的病毒,但是结合诺顿的“口碑”来看(完全只是通过与身边的朋友和装机人士聊天时得到的消息),应该说它们的测试成绩平均之后的结果应该还是相对客观、真实的。 在这样的严峻局势下,诺顿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进一步本土化仍迫在眉睫。 对诺顿的展望:请兑现“让每一次点击都充满信心”的支票 调查报告:国外杀软什么样的本土化特性影响着你的选择?(1.对于国内特色病毒的查杀2.对国内聊天软件、搜索引擎的保护支持3.对于国内钓鱼网站的拦截力度) 在“有感于查杀你最在乎的是安软那一项! ”这项调查中,“立体防护”以47.29%的投票率夺魁。而诺顿多次在AV-C等各项测试中的“整体产品真实环境测试”中拔得头筹。可见,国内的杀软爱好者们的选择意识相比过去几年的只重查杀率有所改变。我认为,这就是为什么诺顿用户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调查:想知道大家对杀软的选择观(在多款都比较好的情况下) 第一项代表卡巴,第二项代表诺顿。这两个选项根据多家国内外机构的测试结果来设定。明显地,大家比较重视防护能力的发展。 网友对诺顿其他建议的收集:1. Kevin_Memo说:“如果說有什麽讓人無法忍受的問題的話,一個是空閒掃描,一個是對於一些KEYGEN之類的程式誤殺比較嚴重,而且有時找不到還原的設定”2. 迷惘的执著说:“误杀是硬伤,泡泡堂,魔方不能玩,不能用,查杀什么的中等吧。”3.:7772456说:“太过要求个人有使用原版和正版的习惯,对付盗版和修改版的好武器,查杀很低,在本地查杀低,那个插件对CHROME兼容差”4. donsky829 发表于 2012-1-11 21:27 误杀严重,提示都没有直接干碎了, 1个多 G的东西啊 5. hikehiking 发表于 2012-1-12 09:57 它那个空闲时间优化程序也很烦恼啊,会自动开始,点取消也没反应,还要持续很久很久好像永无止境。 6.kis20xx说:“诺顿对于性能的控制我很满意,但是对于一些软件的误报有些接受不了(不要说什么外国和中国不同之类的话),其实,我只需要他能肯定地告诉我那个是恶意文件,哪个是安全文件。” 其他的网友大多也是类似的说法。我挑选了说的比较有代表性的网友。我可是每一页的帖子都有认真看过哦~ (展望)综上调查,以及在以上调查中饭友们的积极支持,我也获得了许多其他方面的建议,总体上有以下几点:1.空闲时扫描、自动优化等功能的执行应该给用户充分的选择权。 2.通过收集足够的各种软件样本来改善误杀的情况。尽量适应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比如使用修改版软件(当然了,首先是保证安全的情况下)。 3.改善诺顿插件对Chrome的支持 4.对于删除“高危病毒”,应该增加提示删除的选项,以避免误杀给用户带来大的影响。还有,关于隔离区应该允许用户自定义隔离区大小等选项。避免删除大文件后不能还原的情况。 5.在保证目前的防护水平的情况下,继续完善赛门铁克中国安全响应体系,提高本土病毒样本和钓鱼网站的收集能力和响应速度。 关于2013产品,我的展望是:通过大量收集病毒样本来提升本地启发式检测病毒能力,通过改善产品架构和给用户更多的个性化选择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比如增加对威胁处理方法的细则设置、对于诺顿任务的更多可选设置,比如可以删除或彻底停止某些任务)。AV- Comparatives在回溯测试报告中表示:“云技术只应被看作一种额外提供增强保护的功能,而永远不应该用它来替代安全产品的本地基本保护功能”。所以,在诺顿产品云启发大大增强的同时,也不能忘记继续加强本地启发能力。希望2013产品能够加强稳定性和性能上的提升,以改善2012版本部分用户反映“硬盘响得厉害”的问题。还有,希望能够在诺顿中引进“自动入沙/手动入沙”功能,帮助用户在虚拟环境中运行可疑的文件。也希望铁壳能多多“吆喝”,唤醒更多人对铁壳曾经的亲切记忆。其实老一辈的人对诺顿的印象都还不错的,前个月我帮我老师重装系统,我老师就提到“用了好久360,但是觉得不好用,能否给我装诺顿?”所以,我也希望能借着诺顿的优秀口碑进行大力宣传(比如在各大下载站打广告等)并且制定合适的销售战略(适当地发放免费密钥,比如年初淘宝的那次活动,干得好哦!),来吸引新一辈的网民和唤醒老一辈网民的市场。 个人认为2013年诺顿的核心理念可以是:更加全面的防护,更加优秀的资源占用和本土化、用户个性化的突进。“未来寄于云端,科技源于创新”,把更多的任务放在云端运算应该也能对性能和防护有所提升吧?之前也有部分反病毒专家认为现在的杀软光靠查杀已经追不上病毒的脚步了,那么,就算追赶不及,云端的强大收集能力和本地的启发应该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吧? 记得诺顿有一句经典的广告词:“让每一次点击都充满信心”如今,大家有目共睹,诺顿在努力逐渐兑现着这个对全世界用户的“承诺支票”,作为中国用户,我也同样迫切地希望,带来“高端安全软件”的赛门铁克也能做到兑现对中国用户的“支票”。
原帖地址:http://bbs.norton.com/t5/forums/forumtopicpage/board-id/Board-Norton_Life/message-id/1209#M1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