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70|回复: 4
收起左侧

[已解决] 诠释信息安全

[复制链接]
cy6266812
发表于 2008-1-1 23: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本文首先将国内外对信息安全概念的各种理解归纳为两种描述,一种是对信息安全所涉及层面的描述;一种是对信息安全所涉及的安全属性的描述。然后提出了以经纬线的方式将两种描述风格融为一体的方法,即基于层次型描述方式。同时,在传统的实体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这三个层面的基础之上,扩充了内容安全层面与信息对抗层面,并将其归类为信息系统、信息、信息利用等三个层次。另外还针对国外流行的信息安全金三角的描述不足,扩充为信息安全四要素,从而完备了对信息安全概念框架的描述。最后,给出了关于信息安全的完整定义。
一、背景
“信息安全”曾经仅是学术界所关心的术语,就像是五、六十年前“计算机”被称为“电算机”那样仅被学术界所了解一样。现在,“信息安全”因各种原因已经像公众词汇那样被广大公众所熟知,尽管尚不能与“计算机”这个词汇的知名度所比拟,但也已经具有广泛的普及性。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对“计算机”的理解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偏差,而对“信息安全”的理解则往往各式各样。种种偏差主要来自于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信息安全,因此出现了“计算机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内容安全”之类的提法,也出现了“机密性”、“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可否认性”等描述方式。
关于信息安全的定义,以下是一些有代表性的定义方式:
国内学者给出的定义是:“信息安全保密内容分为:实体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和管理安全四个方面。”
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分类原则给出的定义是:“涉及实体安全、 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三个方面。”
我国相关立法给出的定义是:“保障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网络)的安全,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信息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以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这里面涉及了物理安全、运行安全与信息安全三个层面。
国家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给出的定义是:“信息安全涉及到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综合起来说,就是要保障电子信息的有效性。”
英国BS7799信息安全管理标准给出的定义是:“信息安全是使信息避免一系列威胁,保障商务的连续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商务的损失,最大限度地获取投资和商务的回报,涉及的是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美国国家安全局信息保障主任给出的定义是:“因为术语‘信息安全’一直仅表示信息的机密性,在国防部我们用‘信息保障’来描述信息安全,也叫‘IA’。它包含5种安全服务,包括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不可抵赖性。”
国际标准化委员会给出的定义是:“为数据处理系统而采取的技术的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的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显露”。这里面既包含了层面的概念,其中计算机硬件可以看作是物理层面,软件可以看作是运行层面,再就是数据层面;又包含了属性的概念,其中破坏涉及的是可用性,更改涉及的是完整性,显露涉及的是机密性。
纵观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安全的不同描述,可以看出两种描述风格。一种是从信息安全所涉及层面的角度进行描述,大体上涉及了实体(物理)安全、运行安全、数据(信息)安全;一种是从信息安全所涉及的安全属性的角度进行描述,大体上涉及了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二、信息安全多种理解的缘由
信息安全出现多种不同说法,存在着多种观察视角,并不是偶然的现象。信息安全的发展历史、信息安全的作用层面、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都决定了信息安全的不同内涵。
从信息安全的发展历史来看,早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人们认为信息安全就是通信保密,采用的保障措施就是加密和基于计算机规则的访问控制,这个时期被称为“通信保密(COMSEC)”时代,其时代标志是1949年Shannon发表的《保密通信的信息理论》;在七十年代,人们关心的是计算机系统不被他人所非授权使用,这时学术界称之为“计算机安全(INFOSEC)”时代,其时代特色是美国八十年代初发布的橘皮书——可信计算机评估准则(TCSEC);九十年代,人们关心的是如何防止通过网络对联网计算机进行攻击,这时学术界称之为“网络安全(NETSEC)”,其时代特征是美国八十年代末出现的“莫里斯”蠕虫事件;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人们关心的是信息及信息系统的保障,如何建立完整的保障体系,以便保障信息及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这时学术界称之为“信息保障(IA)”。
从信息安全的作用层面来看,人们首先关心的是计算机与网络的设备硬件自身的安全,就是信息系统硬件的稳定性运行状态,因而称之为“物理安全”;其次人们关心的是计算机与网络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系统安全,就是信息系统软件的稳定性运行状态,因而称之为“运行安全”;当讨论信息自身的安全问题时,涉及的就是狭义的“信息安全”问题,包括对信息系统中所加工存储、网络中所传递的数据的泄漏、仿冒、篡改以及抵赖过程所涉及的安全问题,称之为“数据安全”。因此,就信息安全作用点来看问题,可以称之为信息安全的层次模型,这也是国内学者普遍认同的定义方式,如图1所示。
数据(信息)安全       
   运行(系统)安全       
   物理(实体)安全       
图1、一种信息安全的层次模型
从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来看,机密性就是对抗对手的被动攻击,保证信息不泄漏给未经授权的人,或者即便数据被截获,其所表达的信息也不被非授权者所理解。完整性就是对抗对手主动攻击,防止信息被未经授权的篡改。可用性就是确保信息及信息系统能够为授权使用者所正常使用。这三个重要的基本属性被国外学者称为信息安全金三角(CIA),如图2所示。
机密性(C)

完整性(I)               可用性(A)
图2、信息安全金三角模型
三、信息安全概念经纬线:从层次到属性,两种描述的融合
从信息安全的作用层次来看,前面已经介绍了人们所关注的三个层面,即物理安全层、运行安全层、及数据安全层。但是,还有两个层面尚没有人在同一个框架之下给出清晰地描述。一个是关于信息内容的安全问题,一个是关于信息对抗的问题,而这两个层面的安全问题也是业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所不同的是,内容安全更被文化、宣传界人士所关注;而信息对抗则更被电子对抗研究领域的人士所关注。
信息内容安全的问题已经深刻地展现在现实社会的面前,主要表现在有害信息利用互联网所提供的自由流动的环境肆意扩散,其信息内容或者像脚本病毒那样给接收的信息系统带来破坏性的后果,或者像垃圾邮件那样给人们带来烦恼,或者像谣言那样给社会大众带来困惑,从而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但是,就技术层面而言,信息内容安全技术的表现形式是对信息流动的选择控制能力,换句话说,表现出来的是对数据流动的攻击特性。
信息对抗严格上说是信息谋略范畴的内容,是讨论如何从多个角度或侧面来获得信息并分析信息,或者在信息无法隐藏的前提下,通过增加更多的无用信息来扰乱获取者的视线,以掩藏真实信息所反映的含义。从本质上来看,信息对抗是在信息熵的保护或打击层面上讨论问题,也就是围绕着信息的利用来进行对抗。
从信息安全的属性来看,除了前面所介绍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三个基本属性之外,还有更多的一些属性也用于描述信息安全的不同的特性,如真实性、可控性、合法性、实用性、占有性、唯一性、不可否认性、可追溯性、生存性、稳定性、可靠性、特殊性等。其中:真实性反映的是主体身份、行为及相关信息的真实有效;可控性反映的是信息系统不会被非授权使用,信息的流动可以被选择性阻断;合法性反映的是信息或信息系统的行为获得了授权;实用性反映的是信息加密密钥与信息的强关联性及密钥不可丢失的特性;占有性反映的是信息载体不可被盗用,确保由合法信息所占有;唯一性反映的是各信息以及信息系统行为主体之间不会出现混淆;不可否认性反映的是所生成的信息或信息系统的合法行为不会被抵赖;可追溯性反映的是信息系统的行为具有被审计的能力;生存性反映的是信息系统在受到攻击时可以通过采取降级等措施以保持最低限度的核心服务能力;稳定性反映的是信息系统不会出现异常情况;可靠性反映的是信息系统能够保持正常运行而不受外界影响的能力;特殊性反映的是信息所需要表现的特定的内涵。
在此,基于信息安全的作用点,从信息系统、信息、及信息熵的角度,可以将信息安全看作是由三个层次、五个层面所构成的层次框架体系,并且在每个层面中各自反映了在该层面中所涉及的信息安全的属性。如图3所示:
层次         层面         作用点         安全属性       
   信息对抗        信息熵对抗        信息利用        机密性、完整性、特殊性       
   信息安全         内容安全        攻击信息        机密性、真实性、可控性、可用性、完整性、可靠性       
            数据安全        保护信息        机密性、真实性、实用性、完整性、唯一性、不可否认性、生存性       
   系统安全         运行安全        软件        真实性、可控性、可用性、合法性、唯一性、可追溯性、占有性、生存性、稳定性、可靠性       
            物理安全        硬件        机密性、可用性、完整性、生存性、稳定性、可靠性       
图3、信息安全的层次框架体系
在此,系统安全反映的是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其中,物理安全涉及的是硬件设施方面的安全问题;运行安全涉及的是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等软件方面的安全问题。狭义的信息安全所反映的是信息自身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其中,数据安全是以保护数据不受外界的侵扰为目的,包括与泄密、伪造、篡改、抵赖等有关的行为;内容安全则是反过来对流动的数据进行限制,包括可以对指定的数据进行选择性的阻断、修改、转发等特定的行为。信息对抗则是针对信息中的信息熵而进行的隐藏、掩盖,或发现、分析的行为。
从信息安全属性的角度来看,每个层面所涉及的信息安全的属性,对应于该层面信息安全的外部特征,也具有相应的处置方法。
1、物理安全:是指对网络与信息系统的物理装备的保护。主要涉及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机密性、可用性、完整性、生存性、稳定性、可靠性等基本属性。所面对的威胁主要包括电磁泄露、通信干扰、信号注入、人为破坏、自然灾害、设备故障等;主要的保护方式有加扰处理、电磁屏蔽、数据校验、容错、冗余、系统备份等。
2、运行安全:是指对网络与信息系统的运行过程和运行状态的保护。主要涉及网络与信息系统的真实性、可控性、可用性、合法性、唯一性、可追溯性、占有性、生存性、稳定性、可靠性等;所面对的威胁包括非法使用资源、系统安全漏洞利用、网络阻塞、网络病毒、越权访问、非法控制系统、黑客攻击、拒绝服务攻击、软件质量差、系统崩溃等;主要的保护方式有防火墙与物理隔离、风险分析与漏洞扫描、应急响应、病毒防治、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入侵检测、源路由过滤、降级使用、数据备份等。
3、数据安全:是指对信息在数据收集、处理、存储、检索、传输、交换、显示、扩散等过程中的保护,使得在数据处理层面保障信息依据授权使用,不被非法冒充、窃取、篡改、抵赖。主要涉及信息的机密性、真实性、实用性、完整性、唯一性、不可否认性、生存性等;所面对的威胁包括窃取、伪造、密钥截获、篡改、冒充、抵赖、攻击密钥等;主要的保护方式有加密、认证、非对称密钥、完整性验证、鉴别、数字签名、秘密共享等。
4、内容安全:是指对信息在网络内流动中的选择性阻断,以保证信息流动的可控能力。在此,被阻断的对象可以是通过内容可以判断出来的可对系统造成威胁的脚本病毒;因无限制扩散而导致消耗用户资源的垃圾类邮件;导致社会不稳定的有害信息,等等。主要涉及信息的机密性、真实性、可控性、可用性、完整性、可靠性等;所面对的难题包括信息不可识别(因加密)、信息不可更改、信息不可阻断、信息不可替换、信息不可选择、系统不可控等;主要的处置手段是密文解析或形态解析、流动信息的裁剪、信息的阻断、信息的替换、信息的过滤、系统的控制等。
5、信息对抗:是指在信息的利用过程中,对信息熵的真实性的隐藏与保护,或者攻击与分析。主要涉及信息熵的机密性、完整性、特殊性等;所面对的主要问题包括多角度综合分析、攻击或压制信息的传递、用无用信息来干扰信息熵的本质;主要的处置手段是消隐重要的局部信息、加大信息获取能力、消除信息的不确定性等。
四、定义信息安全:信息安全四要素
在诸多信息安全的属性中,分析可见,机密性、真实性、可控性、可用性属于基本属性,相互不能蕴涵。其中机密性反映了信息与信息系统的不可被非授权者所利用;真实性反映了信息与信息系统的行为不被伪造、篡改、冒充;可控性反映了信息的流动与信息系统可被控制者所监控;可用性反映了信息与信息系统可被授权者所正常使用。而其它属性,包括实用性、完整性、合法性、唯一性、不可否认性、特殊性、占有性、可追溯性、生存性、稳定性、可靠性等,则属于上述四个基本属性的某个侧面的突出反映,因此可以归结为这四个基本属性之中。其中实用性反映的是机密性在密钥依赖方面的机密属性;完整性、合法性、唯一性、不可否认性、特殊性分别反映的是真实性在信息内容本身、信息来源、信息系统行为主体、信息的发布行为、信息熵方面的真实属性;占有性、可追溯性分别反映的是可控性在对信息资源的保护、对信息及信息系统行为的审计能力的反映;生存性、稳定性、可靠性分别反映的是可用性在信息系统的容灾能力、信息系统的健壮能力、信息系统的可靠能力方面的可用属性。由此,机密性、真实性、可控性、可用性这四个基本属性实际上就是信息安全的四个核心属性,可以反映出信息安全的基本概貌。相对信息安全金三角而言,可称之为信息安全四要素,简称CACA,如图5所示。
机密性(Cf)            真实性(Au)


可控性(Ct)            可用性(Av)
图5:信息安全四要素
与信息安全金三角相比,信息安全四要素弥补了金三角的明显不足。在金三角CIA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三个属性中,完整性本来是一个小概念,是指确保信息内容不被篡改。而信息的来源甚至信息发布行为主体是否真实则无法表现。当然随着研究的深入,英国的BS7799信息安全管理标准中将完整性的概念扩大成涵盖了信息发布者的真实与信息来源的真实两个,但这明显是牵强地将固有的概念术语的外延扩大到本不属于这一术语的意义上。反过来,真实性则完全可以涵盖完整性,因为真实性不仅可以反映信息来源的真实,信息发布主体的真实,而且也可以反映信息内容的真实,而这后者恰好是完整性的概念。另外,可控性描述了内容安全中对网络上的信息流具有可控能力的属性,这在在机密性、完整性与可用性中都无法表现。因而说,CIA模型是有着缺陷的。
五、结论
假定在信息系统、信息与信息的利用中存在一种“序”,并且这种“序”反映了信息系统、信息与信息的利用的正常运行状态,则针对信息系统、信息与信息的利用的“序”的保持与攻击则可以看作是信息安全的问题。根据这一思路,我们重新定义信息安全的概念如下:
信息安全是对信息系统、信息与信息的利用的固有属性(即“序”)攻击与保护的过程。它围绕着信息系统、信息及信息熵的机密性、真实性、可控性、可用性这四个核心安全属性,具体反映在物理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信息对抗等五个层面上。
综合信息安全的层次性特性与安全属性特性,可以形成一个信息安全概念的经纬线,如图4所示:
        机密性        真实性        可控性        可用性       
   物理安全        √        √                √       
   运行安全                √        √        √       
   数据安全        √        √                √       
   内容安全        √        √        √        √       
   信息对抗        √        √       
                 图4:信息安全框架经纬线









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中心
方滨兴教授

[ 本帖最后由 cy6266812 于 2008-1-1 23:0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5 收起 理由
xffsfy + 5 感谢提供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vick9610
发表于 2008-1-1 23: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授的文章。。。
dd2006
发表于 2008-1-2 10: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谢谢楼主分享

这篇文章得保存一下,这学期的论文有材料了
binkuili
发表于 2008-1-2 12: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是好文章!
让你一转过来,就.............. ,找你的总统吧!
cy6266812
 楼主| 发表于 2008-1-5 22: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d2006 于 2008-1-2 10:08 发表
太谢谢楼主分享

这篇文章得保存一下,这学期的论文有材料了




哈哈!不用谢的。

愿:大作早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杀毒软件|软件论坛| 卡饭论坛

Copyright © KaFan  KaF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沪ICP备2020031077号-2 ) GMT+8, 2025-1-12 03:02 , Processed in 0.128053 second(s), 18 queries .

卡饭网所发布的一切软件、样本、工具、文章等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其他非法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版权争议问题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信息,如有问题请通过邮件与我们联系。

快速回复 客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