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indeng1988 于 2015-9-11 20:14 编辑
近日,各种网络勒索事件频发,黑客们通过网络攻击敲诈获取巨额金钱后气焰越发嚣张,此类勒索事件不胜枚举。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收到的报告,在过去一年中因比特币勒索软件所造成的损失超过1800万美元。6月23日,联邦调查局互联网犯罪投诉中心的一份公告表明,从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该机构共收到992宗相关投诉。 从第一个勒索软件AIDSTrojan的出现,到Reveton、CryptoLocker、CrypoWall以及针对移动端的Mobile Variants,勒索软件的演变方式与敲诈勒索的陷阱在近几年当中迅速增多。统计数据显示,近3%的受害者最终交付了“赎金”,可惜的是恶意攻击者并未就此收手,反而变本加厉。 想想也是,不需要建立僵尸网络、不需要出租感染者、不需要冒着很高的风险去窃取银行凭证并从银行账户窃取资金,只需要悄悄把用户的文件一加密,钱财自然到手,如此简单直接怎能不被骇客所爱。 只不过有一点,勒索软件的攻击发起者如何才能做到“悄悄”二字呢?APT类攻击发起时如潜龙在渊无声无息,甚至得手后受害者依然一无所觉,如此好的搭档自然入了勒索软件恶意攻击者的法眼。于是乎,勒索软件与APT狼狈为奸,而用户就遭了秧。 这也意味着,要想狙击勒索软件的攻击,首先要从阻断APT下手。据江民安全专家赵峰先生介绍,江民的APT大数据检测防御系统能够对这类攻击起到有效的防护,另外要教育用户自身尽量避免上当遭遇勒索。 江民安全专家,防范APT的关键在于要从人、技术以及策略等方面同时着手。安全防御最大的薄弱点其实就是“人”。所以需要持续对用户进行安全教育,避免由于用户某些自身行为所导致的数据泄漏,进而被恶意攻击者所“获取”。北美地区最常见的钓鱼邮件是“某流落他乡的尼日利亚王子,突然要继承一笔从天而降的巨额遗产,需要获得人们金钱上的‘帮助’”,如此一封疑点重重的钓鱼邮件,依然会有大量用户中招,贪婪在作祟!所以人们的安全意识需要不断的进行锤炼、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