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94|回复: 3
收起左侧

[IT业界] 翻了翻抖快B,我发现中二的底色是疼痛文学

[复制链接]
春风万水千山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1-4-5 22: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少年维特的烦恼


稍微有些进取心的互联网产品,都得做内容和社区,能刷用户的时间啊。


高德地图,在用户堵车的时候,会弹出聊天框,引导堵车的车主们相互聊聊。QQ音乐也在去年夏天上线了扑通社区,一个看起来像微博又像豆瓣的社区,用来吸引Z世代的年轻人。


作为关爱年轻人的媒体老师,我得去看看Z世代都在扑通社区干什么。好家伙,呼我一脸疼痛文学。


“那些不愿再向任何人提起的牵挂,在黑暗的角落里潜滋暗长。总是在不懂爱的时候遇见了不该放弃的人,在懂得爱以后却又偏偏种下无意的伤害遇见某个人才真正读懂了爱的含义;错过某个人,才真正体会到了心痛的感觉。”


“我的骄傲不允许我把这段奔溃的日子告诉别人,只有我自己知道,仅一夜之间,我的心判若两人。”


“人潮拥挤,我遇见你,花了我所有的力气。让你生气的事我也不做了。我很想有很长久的未来;很想肆无忌惮的喜欢你。”


仅仅看了点赞、互动较高的内容,就感受到了同一个世界,不同的情伤。这些文风细腻的句子,美则美矣,悬浮空洞。

而这一类的内容在扑通社区的#文案#、#情感解忧馆#、#走心情感短句#、#把我写给你听#等话题下都能被找到,多数话题都有近千条类似文风的句子发布,阅读着这些内容,我有些上头:我连呼吸都痛了起来,但我并不舍得抽离,任凭眼泪肆意地流淌,任凭悲伤逆流成河。


这类句子的共同特点是悲剧且带着散文的华美辞藻,描述着情绪的伤痛:失恋、焦虑、自卑、无助,用修辞代替说理,诉诸情绪和感情,而非理性和逻辑。


它们的名字叫做疼痛文学短句


这些评论像是黑洞,使劲吸引着情绪不稳定的用户,将用户代入进自我期许的感性深海,替用户呐喊着:我好痛啊!


看来,无论在什么年代,疼痛文学总是深深吸引着“中二”少年们。


只是在低幼化的当下,“中二”少年们的年龄阈值低到七八岁,有赶作业的小学生。也有二三十岁,情窦初开的大学生、刚开始工作的打工人、以及计划结婚的社畜。


对于身处情绪积压的他们来说,这些华丽丽的句子以强大的感染力,催发着他们本已没有出口的情绪。


一场全民疼痛的疼痛文学在QQ音乐上蔓延。


2


社交平台的执着


其实不仅仅是QQ音乐。


这些疼痛着的美丽短句,打破了时空界限,在网易云音乐、微博、抖音、快手、B站随处可见。


在这些社交平台中,它们被运营人员冠以#文案#,进行着话题运营。或以图文形式、或以短视频形式呈现。


在网易音乐人的云圈里,以“文案”为标签发布视频的用户不在少数,视频播放量从几千到几万不等。


文案很强调氛围感。比如说“这一路走来,最不容易的就是自己,生活实在太难了,到底什么样的终点,才配得上?”这种文案搭配的视频画面一般是:漆黑的夜幕下,一条悠长的小巷,幽幽地伸向看不见尽头的远方,昏黄的路灯颔首深情地凝望着小路,像是在低声倾诉。


还有昵称中带有“文案”的用户,其中不乏“BiliBili文案馆”这种官方背景入驻的文案类账户,账号发布内容的画风多是酱婶儿滴:“最好不相见,如此便不可相恋。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通常是配几张唯美的漫画、风景照,再搭配一首歌。


如果说音乐是一种精神的情感,那么它和文案的搭配会同时调动人类的视觉和听觉,给以情绪的双重刺激。


抖音、快手和音乐平台一样推出#文案#话题标签赛道,有年轻的音乐人、艺人、学生发布相应短视频,配以或唯美或上头的BGM,用文艺的字体在屏幕上打出抚慰人心的文案。


“你的世界变大了,我就变得可有可无了。”在抖音,这句以日文配音的短视频文案获得233.8万的点赞和9.6万的评论。


中国的社交平台鼻祖微博,相对更早就推出了#文案#内容的运营,甚至还有文案超话,已有6万发帖数。


像是“爱世间万物,沿途为晚霞驻足。”“所有可以分享的瞬间我想到的都是你。”


这个超话社区的阅读量已过亿。


有更多“中二”少年聚集的b站,有专门生产文案视频内容的PGC用户,粉丝最多的已有两三万,这些视频也会同比微博、网易云、抖音等平台。


连今年入局短视频领域的微信视频号,同样有#文案#话题的运营。


看得出来,平台们都介入到疼痛文学短句内容领域,无论是以流量或收益手段吸引此类用户的入驻,还是以强运营的方式加强这类内容的曝光。


互联网不做无谓的坚持。从传统社交平台微博到萌新的视频号,坚持引入文案内容只能说明,疼痛文学有价值。


3


情绪贬值


就像通货膨胀一样,当网络处处充斥着文案内容,情绪就会贬值。


伤痛,是人类的底色。文学,是抚慰伤痛的镇定剂。青春的疼痛会被更加放大,也会被更多的消费。


毕竟,中年人的人生,不允许花时间舔舐伤口。


只有“中二”少年们,更愿意把“我好痛啊”呐喊出来。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青春期的叛逆、挣扎、困惑、疼痛,总是需要被安放。每代人都有“中二”的过往,“心痛到无法呼吸”的句子是年轻人的刚需,在成年人看来是无病呻吟的文案是他们的内容顶流。


他们可以用一句话,将青春的特质发挥到极致。因为,这样的话语可以用来解释或掩盖青春期的一切。


年轻人能有啥坏心思?


他们只不过想让自尊觉醒、自我意识与世界的碰撞,这一切的答案都能在文案中找到,他们只不过对认同感、归属感有着强烈的渴望。


他们同样在海量的文案信息里寻找多元的情绪来疗伤。


网络原住民的小心思被互联网的大数据敏锐捕捉到,社交平台对疼痛文学的坚持,是给年轻人的精神家园,也是互联网给自己的获利武器。


只是,十几年如一日,线上的情绪体验逐渐阻碍了年轻人对内心真实自我的探知,“我”的情绪不再是那个独一无二的我,而是线上“我”的群像。


当我们越来越被铺天盖地的文案趋同化,我们会在作业本上、在课堂上、在试卷上写出互联网上同样的句子。




http://tech.ifeng.com/c/85Bo274WAVK
9pro
发表于 2021-4-6 09: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类文章皆是无病呻吟、哗众取宠。写疼痛文的有几个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无外乎能写下的都是如出一辙的“天地绝恋”情伤罢了。
a69932765
发表于 2021-4-6 17: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吸引小青年还是绰绰有余的  目标人群不一样撒
台风12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1-4-6 19: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忧郁情伤的人读到这些句子刚好产生共鸣,不但没有疗效,还会心情崩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杀毒软件|软件论坛| 卡饭论坛

Copyright © KaFan  KaF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沪ICP备2020031077号-2 ) GMT+8, 2024-6-26 08:22 , Processed in 0.122432 second(s), 16 queries .

卡饭网所发布的一切软件、样本、工具、文章等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其他非法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版权争议问题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信息,如有问题请通过邮件与我们联系。

快速回复 客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