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2|回复: 0
收起左侧

[IT业界] 谷歌为什么能让安卓兼容苹果的AirDrop?并非逆向工程而是欧盟法规迫使苹果开放

[复制链接]
留得残荷听雨声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谷歌为什么能让安卓设备兼容苹果的 AirDrop 隔空投送?既不是与苹果合作开发,也不是谷歌逆向工程,而是欧盟的法律规定。欧盟的法律要求苹果放弃自己私有的 AWDL 协议并采用 Wi-Fi 联盟的 Aware 协议,后者是行业标准化协议并在 iOS 26/iPadOS 26 中得到支持,而 macOS 因为市场占有率较低未被欧盟纳入看门人列表不需要遵守该规定,所以谷歌没法支持 Mac 设备。

谷歌早前宣布基于安卓系统的 QuickShare 功能可以对接苹果的隔空投送 (AirDrop) 服务,借助该功能用户可以轻松在安卓设备上将文件发送给 iOS 和 iPadOS 设备,也可以从 iOS 和 iPadOS 将文件发送给安卓设备。

很多人猜测谷歌是否与苹果合作开发这项功能,亦或者谷歌是否使用技术手段对苹果服务进行逆向实现了功能,现在可以明确的说 QuickShare 完全是谷歌自己开发的,苹果没有参与,当然谷歌也没有正大光明的进行逆向工程。

科技网站 ArsTechnia 发布文章介绍背后的故事,尽管这没有谷歌和苹果的任何佐证,但从描述来看大概率是因为欧盟法规要求苹果放弃私有协议,这才让谷歌可以实现跨平台的互操作性。

更新:V2EX 网友 icyalala 通过逆向 QuickShare 包后认为谷歌纯粹就是逆向了苹果的 AirDrop 协议,与 Wi-Fi Adware 无关:https://www.v2ex.com/t/1174159#r_17015394

111236.png


苹果隔空投送的技术原理:

苹果生态系统内不同的设备通常可以借助无线通信功能进行连续互动,隔空投送使用蓝牙协议发现设备,然后通过快速的点对点 Wi-Fi 连接来实际传输文件和其他数据 (主要是蓝牙协议速度太慢传送大文件时稳定性较差)。

为了实现连续互通功能,苹果开发名为 Apple Wireless Direct Link (即 AWDL) 的专有协议 (私有协议),用于建立设备之间的实际连接和数据传输,AWDL 并非通用标准,其他公司无法尝试使用自己的技术兼容 AirDrop。

欧盟的法律要求:

2025 年早些时候欧盟通过新的规范决定,要求苹果采用新的可互操作性无线标准,苹果则是从 iOS 26 开始实施这项标准。

欧盟要求苹果实现的是支持 Wi-Fi 联盟的 Wi-Fi Aware 标准而非苹果私有的 AWDL 标准,这实际上就是要求苹果放弃自己的 AWDL 标准,并协助将其功能添加到 Wi-Fi 联盟的 Aware 中,这样所有设备都能受益。

当然这也不是听起来的那样强硬,因为 Wi-Fi Aware 本身就是在苹果协助下开发的,并且基于苹果 AWDL 相关的工作,这意味着苹果不能再通过类似功能但私密的协议来阻止其他公司使用 AirDrop。

这方面其实与苹果采用 USB-C 接口类似,苹果长期使用自己的私有接口并实现与 USB-C 相同的目标,后来苹果也为标准的 USB-C 研发作出贡献,直到后来监管机构强迫苹果必须使用 USB-C 接口,苹果这才放弃 Lightning 接口。

iOS 26 和 iPadOS 26 都新增 Wi-Fi 感知功能:

苹果在开发者文档里也提到了支持 Wi-Fi 感知功能的具体硬件,包括 iPhone 12 即后续机型以及最近三四年发布的 iPad 都支持该功能,这也是谷歌为什么说 QuickShare 要求对方苹果设备必须是 iOS 26/iPadOS 26 + 的原因。

然而不幸的是谷歌并没有支持 macOS 系统,究其原因则是 macOS 系统市场占有率并不高,因此欧盟并没有将 macOS 纳入看门人列表,苹果在 macOS 上不需要遵守更严格的欧盟规定,所以短期内谷歌也没法支持 Mac 设备。

转载自蓝点网 https://www.landiannews.com/archives/11123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杀毒软件|软件论坛| 卡饭论坛

Copyright © KaFan  KaF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沪ICP备2020031077号-2 ) GMT+8, 2025-11-28 11:35 , Processed in 0.082306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卡饭网所发布的一切软件、样本、工具、文章等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其他非法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版权争议问题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信息,如有问题请通过邮件与我们联系。

快速回复 客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