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58|回复: 0
收起左侧

[技巧] 插拔USB移动硬盘的方法

[复制链接]
sxhong1
发表于 2008-5-16 17: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快速插拔法

    一般来说,拔除移动硬盘时,需要先双击系统托盘区域处的“拔下或弹出硬件”的图标,再选中目标移动硬盘,之后执行“停止”命令,当屏幕出现安全插拔的提示时,才能把移动硬盘从计算机中拔出来。不过,下面的两种方法,会帮助你忽略这一步操作,从而实现快速插拔目的:

1、优化设置法

    倘若你的计算机中安装的是WinXP操作系统,那你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操作,就能达到快速移除移动硬盘的目的了:
    依次单击“开始”菜单中的“设置”/“控制面板”命令,在打开的控制面板窗口中,双击“系统”图标,在弹出的系统属性设置窗口中,单击“硬件”选项卡,并单击其后界面中的“设备管理器”按钮,进入到系统设备列表窗口;
        选中该窗口中的目标移动硬盘选项,并用鼠标左键双击之,再单击其后界面中的“策略”标签,进入到如图1所示的标签页面;将该页面中的“为快速删除而优化”项目选中,再单击一下“确定”按钮,最后再将计算机系统重新启动一下,这么一来你就可以在日后不需要使用移动硬盘的情况下直接将其拔出了。

2、直接弹出法

    所谓直接弹出法,其实就是利用类似弹出光驱时的“弹出”命令,来实现快速拔除移动硬盘的目的,这种方法通常适合于Win98操作系统。该方法操作起来很简单,只需要打开“我的电脑”窗口,用鼠标右键单击移动硬盘对应的盘符,从弹出的右键菜单中执行“弹出”命令,稍等一会儿,你就可以直接将移动硬盘从计算机的USB端口中拔出来了。当然,在执行过“弹出”命令之后,你或许看不到系统有什么提示,不过此时你再尝试打开移动硬盘时,发现系统会弹出提示界面,这说明前面执行的“弹出”命令已经生效了。
    当然,无论经过什么优化设置,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移动硬盘在读取数据的过程中,千万不能进行插拔操作!

安全插拔法

    移动硬盘的USB接口相对比较“脆弱”,稍微插拔不当的话,就可能被烧毁或者出现“假死”现象。为了有效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安全插拔的技巧:
   (1)在可能的情况下,将USB接口的移动硬盘尽量与硬件配置较高的电脑相连,因为配置较高的计算机内通常都安装了较高质量的机箱电源,这种优质电源往往都有接地或防静电设计,所以移动硬盘插入到这些高档次电脑中时,一般不容易出现移动硬盘接口被不小心烧毁的故障现象。而如果将移动硬盘随意插入到配置较低的电脑中时,因配置较低的电脑使用的机箱电源质量不好,那么移动硬盘的接口就很容易受到静电袭击或其他意外因素的冲击,从而特别容易出现USB接口被不小心击毁的现象。
    (2)在电脑机箱前后面板中都留有USB接口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尽量将移动硬盘插入到机箱背面板上的USB端口中,毕竟背面板上的的USB端口通常直接集成在计算机主板中,这种USB端口一般都有安全接地的设计考虑,所以我们人体身上的静电就不大容易威胁到移动硬盘USB接口的安全。
   (3)在向电脑中插入移动硬盘之前,尽可能地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到移动硬盘接口处的金属,因为人身上的静电会在不经意间把移动硬盘的金属接口当作静电感应电流的传输通道,来对电脑主板形成攻击;为防止意外发生,我们在插拔移动硬盘之前,先应该用手摸一下金属门框或各种尽管管道,以便将人身上的静电提前释放掉,以后在插拔移动硬盘时即使手不小心碰到了移动硬盘接口处的金属部位,也不会对移动硬盘接口或电脑主板造成多大危害。
   (4)每次对移动硬盘执行插入和拔出操作时,一定要确保这两项操作之间留有5分钟的时间间隔,如果频繁地对移动硬盘进行插拔操作的话,每次插拔时系统产生的尖峰电流或电压,很容易毁坏移动硬盘的接口,而且也容易影响系统的整体运行性能,甚至会导致系统发生死机现象。
   (5)当将移动硬盘插入到计算机中后,不要立刻对移动硬盘进行访问,毕竟电脑会要用一定时间来识别插入其中的移动硬盘,倘若电脑在处于识别过程当中,我们就尝试双击移动硬盘的盘符或图标来访问移动硬盘的话,系统就可能弹出无法识别的错误提示或警告,甚至能直接导致系统发生死机现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杀毒软件|软件论坛| 卡饭论坛

Copyright © KaFan  KaF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沪ICP备2020031077号-2 ) GMT+8, 2025-1-8 04:25 , Processed in 0.121222 second(s), 17 queries .

卡饭网所发布的一切软件、样本、工具、文章等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其他非法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版权争议问题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信息,如有问题请通过邮件与我们联系。

快速回复 客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