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31|回复: 4
收起左侧

[已解决] 关于Panda的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就当我是上帝
发表于 2008-10-3 14: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几天又试用了Panda,感觉确实不错。
于是有几个问题想和各位讨论讨论

1. Panda 2009系列里面的Global Protection就是以往的Internet Security吗?还是新东西?
(感觉Panda很强大,能够分别出“防病毒+防火墙”和“互联网安全套装”,这产品线也太细了……)

2. 现在Panda出了自己的中文网站,是不是它和方正的合作就告一个段落,打算直接进军中国市场了?
NobleT
发表于 2008-10-3 14: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global protection我没用过,不过我知道这个版本里面还包括系统备份和优化...另外许多杀软都有反病毒+防火墙和套装版本....第二个问题不清楚
sunny5200
发表于 2008-10-3 14: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严重质疑方正的营销的。{对猫 的 }
xiaohai95
发表于 2008-10-3 14: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Panda的Collective Intelligence(以后简称CI)
CI 的理念比较符合目前计算机发展趋势,将每台Computer中大量繁重的计算,交给一台高性能的计算机网络服务器来进行计算,然后分发给所有客户端,这样的方式,优化了效率,减少了重复工作量,当然这样的技术对我们的联网质量有一定的要求。有一定的要求并不是说要求很高,对于现在普及了1MB ADSL的中国来说,已经完全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现在每天都有成千上万到新恶意软件诞生,这里面,绝大多数都是所谓的“变种”,大多数还都是通过修改部分样本的代码、壳特征等方式对恶意软件进行“改头换面”,如果2008年的安全软件还是像2005年之前那样,仅仅将每个样本的特征码提取出来,加入病毒库,那病毒库中将充斥满垃圾代码,而且会以几何级的倍数增长。面对这样的情况,先知先觉的安全厂商就着手对这些“改头换面”而来的新样本进行重点突击。研究者发现,这些威胁有共有的特征,他们要么是有很奇怪的壳保护在真实程序之外,要么就是有共同的“动作”特征。

随后研究者开发出来了各种对付这些威胁的方法,比如对可疑加壳方式的侦测,或采用虚拟机的方法模拟程序运行,通过程序的“动作”判断程序是否是威胁。
当采用这些新方法之后,安全厂商发现安全软件对恶意威胁的检测率是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这些方法都并非基于准确的唯一特征定位法,会对一些“无毒”文件产生一些误报,导致不良的后果。

对于用户来讲,检测率的提高可以很大程度提高系统安全度,每当安全软件提醒用户发现“可疑文件”的时候,这些文件很可能就是新威胁,用户一般都会听从软件的建议对“可疑文件”进行处理。这个过程当中,会产生新的问题。

当安全软件将一个“干净”的文件判断成可疑文件的时候,用户一旦按照提示操作,有可能安全软件就将此文件删除,或者移动到隔离区中。误判会对系统或相应软件的正常运作产生影响。如果这个时候,用户可以与安全软件厂商立刻联系分析可疑文件,在几分钟之内就解决这个问题,误报对用户造成的损失可以降低到很小的程度。

常规的方法,需要用户将被误报的文件提取后,加密压缩,并发送到安全厂商相应的邮箱内,等待厂商分析,然后发布新病毒库,用户更新病毒库解决误报。这个流程,短则2、3个小时,长则可能1个多星期甚至更久。

颇为麻烦的流程,让软件使用者烦恼不已,而安全厂商也开始另辟蹊径。

Collective Intelligence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CI是一个网络,这个网络覆盖了Panda病毒分析实验室的服务器和所有使用Panda的用户的机器,这些机器可以随时通过Panda的安全软件进行通讯。

Panda的服务器是“上位机”,所有的用户的机器是“下位机”,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是双向通讯的,下位机之间不可以直接通讯。

现在来模拟一下CI的工作方式:
用户user1的机器上,Panda报告发现“可疑文件”,用户根据提示,发现文件已经被Panda放入隔离区内。然后Panda根据用户的设置,自动上报可疑文件(或者用户在隔离区内,单击5次鼠标就可以完成一次完整的自动上报),文件会在几秒钟内上报到CI服务器,文件当即就在CI服务器上被自动分析,然后在1、2秒钟之内,CI服务器会给用户的Panda反馈一个消息,这个消息有2种情况:
情况一:当这个文件不是首次上传,而是之前有其他用户上传过
由于之前有其他用户上传过,所以CI只需要将之前分析的结果反馈给user1的Panda,user1的电脑中的Panda软件的隔离区的“状态”一项中会立刻显示这个文件是真正的“威胁”,或者是“干净”的文件。
情况二:user1上传到文件CI还未曾分析过
CI处理完user1的文件之后,这个可疑文件就已经被CI“记录在案”。当user2的机器也发现同样的文件,被Panda隔离起来,user2也自动上报CI分析是否是威胁,CI就可以在1、2秒之内立刻告诉use2,这个是“威胁”!或者是“干净”的!

您可以仔细想想,Panda的引擎检测出的“可疑文件”中,误报的几率有多少,其实是相当少的。所以上报给CI的“可疑文件”大多数都是真正的威胁, user3、user4……等等用户机器中的Panda发现了”可疑文件”,通过内嵌的自动上报系统,可以非常迅速的知道哪些是威胁,哪些不是威胁。再多转几圈脑筋,实际上用户只需要从所有“可疑文件”中还原出“干净”的文件,并不需要费力的确定每个“可疑文件”具体是什么病毒或木马,叫什么病毒名,有什么特性,这些对大多数用户都毫无意义,而如果是传统的安全软件,会把所有的“可疑文件”都分析后,加入病毒库,那病毒库何时是个尽头?特别是在用户的机器上的病毒库会不断变大,直到臃肿不堪,那安全软件行业就算走到尽头了。

Panda 研发CI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新威胁(特别是木马变种)通过用户机器的一个具有“启发式”扫描引擎的Panda安全软件扫描出来,然后在所有的“可疑软件”中只将“干净”的文件过滤出来,其他一切“可疑文件”都无需知道具体什么名字,只要知道他是威胁,通通给隔离起来就好了。防止了用户机器上的安全软件的病毒库的无限扩大。

CI的任务不仅如此。按照Panda Security公司的设计,从2009版本开始,Panda的单机版的病毒库,将分为2部分:“客户端部分”和“CI服务器部分”。

用户机器上安装的Panda安全软件的病毒库,只需要保留“恶意Rootkit”、“In the wild”的特征码,以及“感染性的病毒”样本的特征码,以备系统被病毒感染后需要本地病毒库来修复被感染的文件所需。可以想象用户机器里面的病毒库会缩减多少,安全软件对系统影响会降低到一个很可观的程度。

而CI上面的病毒库,将是一个“巨型”病毒库,这个病毒库收集所有的“木马”、“不可修复病毒”、“僵尸病毒”,包括了所有的通过用户机器上的panda上报上来的“可疑文件”的分析结果
hum
发表于 2008-10-3 15: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问题 答案是否定的。
那个网站一直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杀毒软件|软件论坛| 卡饭论坛

Copyright © KaFan  KaF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沪ICP备2020031077号-2 ) GMT+8, 2025-1-14 20:27 , Processed in 0.110340 second(s), 16 queries .

卡饭网所发布的一切软件、样本、工具、文章等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其他非法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版权争议问题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信息,如有问题请通过邮件与我们联系。

快速回复 客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