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197|回复: 1
收起左侧

[讨论] 笔记本无线鼠标横向评测

[复制链接]
cn990
发表于 2009-9-28 12: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随着移动平台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硬件价格的不断下降,笔记本电脑已经进入了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对于一些需要移动办公的上班族,或者经常四处奔波的商务人士,更是几乎成了必备品,笔记本电脑专用鼠标也由此应运而生。这次我们PChome EW评测室就精心挑选了16款不同厂商、各个层次的笔记本电脑专用无线鼠标(包括有:罗技、微软等行业领军者,也有像双飞燕、多彩这样的国内厂商),来做一次年终横向评测,让大家对现阶段笔记本专用无线鼠标有更加详细的了解,在选购时心里也能有点数。
本次所选鼠标所采用的无线技术,有2款为27MHz(三星Pleomax 4700和BenQ S700),3款为蓝牙(罗技V470、微软蓝牙5000和雷柏6100),其余11款均为2.4GHz。27MHz是无线鼠标最早采用的无线技术,与2.4GHz相比最大的差异在于信号传输距离和抗干扰性,27MHz传输距离仅2到3米左右,而2.4GHz可达9到10米。

从技术规格来看,27MHz无线技术已渐渐被打入了冷宫。去年某厂家的2.4GHz无线鼠标低价普及策略,更是为如今2.4GHz成为主流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USB接收器现在也是做得越来越小,都小到号称“即插即忘”了。另一方面,罗技、微软等行业领军者也没有原地踏步,努力研发、改进着采用蓝牙无线技术的鼠标。


标题中的NB二字有双重含义,其一取笔记本电脑NoteBook的英语缩写,笔记本电脑专用无线鼠标自然应该拥有普通鼠标所无法企及的高便携性;其二则作大家常用的牛比之解,牛比性能依然是好鼠标的重要标准,不能有了良好的便携性就不顾实际使用性了。

以上述两点为主要的评判项目,此次横评将就便携性、性能表现、外观及舒适度、价格四项为评判项目,最后给出综合打分。各项目具体评判标准如下:

便携性:鼠标大小、何种无线技术、USB接收器大小、有无特殊携带方式、所用何种电池、电池寿命。

性能表现:稳定度、灵敏度、远距离信号表现。

外观及舒适度:外观设计、做工、材质、手感、人体工学。

价格:性价比指数。

综合推荐度:综合以上全部。

另外在性能表现方面我们用双飞燕鼠青天软件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但是因为兼容性问题,导致了无法给出非常精准的成绩。所以在看成绩截图时,主要看图形分析,软件自带的打分和评价仅作参考。我会结合自己的使用感受对“性能表现”这项进行较为公正的评价。测试时都尽量做匀速圆周运动,使用的桌面就是一般的木质桌面,鼠标垫则使用了Razer的破坏王。远距离测试在8-9米左右的位置进行,两款27MHz鼠标在2米位置进行测试。
解释下测试结果的波形图,一共分5种情况:1.锯齿状突出线条,会造成光标位移过头,飘忽、定位不准。2.丢失线条则会造成光标突然移动到一个位置,即常说的丢帧。3.振幅方面,振幅原本应该体现的是鼠标的光标的位移量,但是由于无线鼠标有可能会有信号延迟,所以同样的位移量(振幅)在延迟之后就可能会增加,也可以间接从这一点推敲出一个无线鼠标的信号优良度。4.关于波形,最好的波形应该是圆滑的,且没有锯齿状线条或丢帧的情况,而且振幅不能太大。5.右边的回报率体现出了鼠标和笔记本间信号传输的速率和稳定度。


关于3种无线技术的区别

可能有些朋友对27MHz、2.4GHz和蓝牙这三种无线技术不太了解,这里做下简单的说明。
27MHz无线技术

27MHz无线技术指的是使用27MHz ism(工业、科学、医学)无线频率带的一项技术,输出功率<54dbuv/m。在这个频率带中有四个全球范围的频道:其中两个用于无线键盘,另外两个用于无线鼠标;因为27MHz最远有效传输距离仅为6英尺(182.88cm),为了防止出现频率干扰和传输不畅的情况,部分较新型的无线键鼠产品采用了双频道的方案。例如:双频道的无线键盘同时使用了频率为27.095MHz(频道1)和27.195MHz(频道2)的频段,而早期的单频道无线键盘则仅使用了频率为27.095MHz或27.195MHz的频段;同理,鼠标方面,双频道无线鼠标采用了同时使用的频率为27.045MHz(频道1)和27.145MHz(频道2)的方案,而单频道无线鼠标则仅使用27.045MHz或27.145MHz的频率。在这样的情况下,无线键盘和鼠标不但不容易出现互相干扰的情况,而且还因为双频道信号的使用而不容易出现信号“撞车”的情况。

此外,因为其他无线网络设备很少使用27MHz频率,因此该类键鼠产品受到来自其他无线设备的干扰的可能性并不大。虽然占据了技术成熟、成本低和受干扰风险较低的优势,但27MHz频段的劣势也是比较明显的。首先,该类键鼠产品仅支持单向传输,也就是说仅支持鼠标的发射端向信号接收器发送信号而不能“逆行”。另外,27MHz技术由于传输速率的原因,必须连续工作,因此功耗也比较大。此外无线安全级别较低、有效传输距离较短等均是27MHz频率键鼠产品不可回避的劣势。

2.4GHz无线技术

“2.4GHz非联网解决方案”也就是我们俗称的2.4G无线网络技术。它的优点是解决了27MHz功率大、传输距离短、同类产品容易出现互相干扰等缺点而提出的。2.4G无线技术之所以是“2.4G”而不是“2.5G”是因为该技术使用的频率是2.4-2.485GHz ism无线频段,该频段在全球大多数国家均属于免授权免费使用,这为产品的普及扫清了最大障碍。

相比于27MHz的低传输效率,2.4G传输效率达到了2MBps,接收端和发射端之间并不需要连续性工作,从而大大降低了功耗、延长电池续航时间。同时为了避免27MHz无线频段容易出现互相干扰的现象,2.4G还采用了自动调频技术,接收端和传输端能够找到可用频段。此外,更重要的是2.4G rf无线技术为双向传输模式,避免27MHz单向传输容易出现信号断续的情况。

2.4GHz非联网解决方案因为并不需要向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交纳专利费等原因,其成本相对其他无线网络技术(如:wifi/蓝牙等)要低廉不少。但采用2.4GHz非联网解决方案的产品接收端和发送端在生长时便内置配对id码,形成一对一模式,因此不同品牌、不同产品之间的接收端和发送端不能混用,这就大大限制了该技术在其他领域的使用和普及。

蓝牙无线技术

确切地说“蓝牙”技术是由一家成立于1998年9月的私营非牟利组织special interest group(简称sig)制定的一个标准。sig组织本身并不制造、生产或销售任何蓝牙设备。为什么说“蓝牙”本身是一个标准,而不是频率(rf)呢?因为蓝牙使用的频段和2.4G rf一致,均为在大多数国家免费、无授权的2.4-2.485GHz ism(工业、科学、医学)之间,但蓝牙技术在普通2.4G无线技术上增加了自适应调频技术(adaptive frequency hopping,afm ),实现全双工传输模式,并实现1600次/秒的自动调频。此外,该技术能够使蓝牙设备的接收方和传输方两者以1MHz为间隔,在其划分的79个子频段上互相配对。

经过多年的发展,蓝牙技术已经由最初的1.0标准发展到当前的2.1标准(其中还包括1.1、1.2和2.0三个标准)。新代标准都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增强了数据传输速率、降低功耗并向下兼容低版本规范。可能因为蓝牙2.1版本推出较晚的原因(2007年8月1日sig组织发布蓝牙2.1版本规范),目前微软、罗技最高端的蓝牙键鼠产品均仅支持2.0规范。 所有蓝牙设备都必须具备的蓝牙标志。

正因为蓝牙技术由2.4-2.485GHz ism(工业、科学、医学)频段增加特定协议而来,因此它能够使任何蓝牙设备在一定范围内互相配对并连接、传输数据。这个技术的好处不但减低了甚至杜绝了无线设备互相干扰的现象,甚至使蓝牙设备适应性更广,成本更低廉。此外,蓝牙技术传输速率最高为每秒1MBps,虽然和2.4GHz非联网解决方案的2MBps还有一定差距,但还是要高于27MHz无线技术。

根据使用距离的长远,蓝牙可分为工业用“class1”标准、日常生活常见的“class2”标准和传输距离最短的“class3”标准。其中工业用途的class1标准可提供最长300英尺或100米的传输距离,而我们常见的class2标准则提供3英尺或10米的传输距离,而class3标准则仅提供1英尺或1米的传输距离。当然,传输距离越远,其功耗也越大。 但不可回避的是,因为要交纳专利费的原因,采用蓝牙技术的产品其成本都额外增加3-5美元。

最后看下三种无线技术个方面的比较。

  范围 安全级别 来自无线设备的干扰风险 技术级别 成本
27MHz 1.8米 良 低 实用 低
2.4GHz 10米 优秀 非常低 尖端 中等
蓝牙 10米 优秀 非常低 尖端 较高

罗技V550应该算是一款比较完美地笔记本鼠标了,拥有时尚简约地外观,舒服地手感,做工也不错,还加入了一些人体工学的设计。但如果表面像logo一样使用金属材料,尾部高度能再增加一点的话就更加完美了。配备了微型USB接收器和随行扣,电池寿命也非常长,便携性没得说。性能方面,上面的数据已经非常不错了,就说下实际使用,办公使用自然是不成问题,我还用它玩过Dota,表现几乎和跟随我多年的MX518无二(玩FPS游戏可能不行)。罗技V550的报价为469,现在400左右就能入手,还是比较贵的。
微软笔记本无线7000在外形和手感、做工方面都算是不错的。按键的功能也很丰富。但是体积比较大,而且USB接收器虽然可以放到鼠标下面,但是会有一半凸起,也会造成一些不便。性能方面从软件测试结果看并不是很好,但其实实际使用中并没有这么差,甚至可以说还算是不错的。在桌面上使用也基本没有丢帧现象,光标飘忽不定的情况也不多见,回报率较低倒是事实。微软笔记本无线7000现在价格在450元左右,作为一款笔记本鼠标,以它相对较差的便携性来看,这个价格还是很贵的。
微软蓝牙5000在外观上我个人认为设计的算是非常不错了,用色落落大方,流线型的线条也比较有生动感。另外,优秀的做工也使得手感更加地舒适,出众的静音功能也是一些朋友所关心的,如果能采用阻力很小的滚轮的话就更加好了。性能方面,应该说还是比较遗憾,平时使用也会出现极少量的丢帧和相对比较多的飘忽状况,远距离时信号也不行,延迟比较严重。如果使用的是2.4GHz无线技术的话,肯定会是一款非常优秀的产品。微软蓝牙5000的价格为469元,现在360元左右可以买到,考虑到性能,价格还是偏贵的。
双飞燕省师傅G6-70D不论是鼠标本身还是USB接收器,在尺寸上算是比较大的,携带的时候不是很方便。但是大有大的好处,手感出色、握上去也很舒服,而且按键功能也很丰富。另外电池寿命也比较长。性能方面,普通办公情况下,直接在桌面上使用完全没有问题,只不过远距离情况下,有比较严重丢帧情况出现,信号延迟也有出现。价格为180元左右,也是比较低的价位了。
雷柏6100的外形设计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的。灰色给人很稳重的感觉,而且有比较优秀的人体工学设计,握感非常舒服。按键也比较多,手感也都不错。就是大了点,携带不是最方便,不过小的话手感也就差了。电池寿命和之前两款蓝牙鼠标一样也不太长。性能方面,近距离配合鼠标垫使用的话还是可以,基本不会出现丢帧和光标飘忽不定的情况,远距离就不谈了,这是技术本身的问题,和鼠标没什么关系。价格方面,雷柏6100报价在200元左右。
这款飞利浦SPM5803的外形设计应该算以沉稳感为主的产品,左右手都能用,做工、手感、舒适度都相当不错,而且体积上比较大,很适合男性使用,但携带就不是太方便了。电池寿命也够长,双光头光学传感器的表现也不错,在桌面要比普通光学鼠标稳定很多,DPI切换按键可以在各种情况下随机应变,普通办公使用完全没有问题。滚轮稍微有点紧,幅度也不够大。缺点我认为有2点:远距离信号不够,这点从上面的测试可以看出。还有一点就是它的USB接受器,比较大,而且是薄型的,不小心就可能弄断。价格为249元,应该说还是比较实惠的。
三星Pleomax SCM-4700的大小应该算适中,既能随身携带又不会因为太小而影响使用。银色的主色调,而且经过了磨砂处理看上去很有时尚感,又不会太惹眼,很适合商务人士使用。性能上办公使用应该是足够了,但是27MHz的无线技术在2米左右就已经达到了极限。做工上,底部防滑垫好像不是很平整,可以小幅度晃动,另外滚轮比较紧,而且滚动条的滚动幅度比较小,所以用滚轮的时候比较累。价格方面原来在160元左右,现在好像在进行99元的促销,所以性价比算是相当的高。
BenQ S700应该算是没有辜负“卡片鼠”的名字,很轻薄,携带起来挺方便的,而且还有便携包可以装鼠标。外观上设计的也不错,银白色加上拉丝工艺,看上去感觉不错,而且男女都适合用。因为使用了很薄的塑料,所以手感方面打了一点折扣。性能方面,在我实际使用的时候也不是很理想,桌面上很难顺利使用,在远距离信号传输时表现还是不尽如人意,2米左右就发生信号断裂的情况。滚轮虽然不紧,但是幅度太小,翻一页网页要滚好几下,不是很方便。官方报价299元,商家现在可能卖到250左右,应该算是比较贵的了。
技嘉M7700整体来看还是不错的。可选颜色众多,形状设计也不错,数据上看好像比较大,其实是因为两侧向外延伸,鼠标上表面还算比较“苗条”的。随然这样说,但整体体积已经客观存在了,便携性会打点折扣。手感和做工方面好坏差距太大。性能上技嘉M7700的表现有点出乎我的意料,除了光标有些感觉不太明显飘忽和有时会有延迟外,各方面都相当不错。实际使用当中感觉和测出来的结果差不多,达到了可以玩玩一般的游戏的档次,FPS估计不行,很难说会不会冷不丁飘那么一下……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切换DPI。价格为299元,好像稍微贵了点。
网际快车T18在外形美观度上只能说一般,颜色好像没有选好。但是使用鼠标的时候握感还是不错,按键手感上就逊色很多了。携带便捷性还算可以,就是鼠标稍微大了点(不过小的话握感就差了)。性能方面测试出来的近距离的表现还可以,但距离远了信号就不行了。实际使用中,在桌面上做一些很短距离的缓慢移动,好像会有些欠缺,其他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缺点。价格在100出头,应该算是很便宜了。
笔记本无线鼠标横评的所有参评选手已经全部亮相与测试完毕。按照惯例,还是要写一下个人浅显的分析和对这次横评的总结。

首先讨论下3种无线技术。在开篇的时候已经提到了,27MHz已经被打入冷宫。确实,在2.4GHz强劲的攻势下,27MHz无线技术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招架之力。从2款参评鼠标来看,仅仅2米的距离,27MHz技术就已经显出了疲软的状况,这和2.4GHz的9米根本就没有可比性。除了距离外,由于2.4GHz无线技术的载波频率在2.4GHz到2.5GHz左右,相应的工作频道就更加多,所以干扰能力也远远强过27MHz技术。

采用2.4GHz无线技术的产品也同样存在着一些差异,当然我所说的这些差异并不是因为厂商自身的技术实力而产生的。是因为USB接收器的大小而导致了这些差异。虽然小型的“即插即忘”USB接收器确实在便携性方面有很大的提升,但是相应的远距离信号传输就不如那些大一点的USB接收器了(除了罗技的那款V550所受影响比较小),这点从测试结果中都可以看到。当然,现实使用中几乎不太会遇到非常远距离的情况,所以可以说真正对平时使用造成的影响还是微乎其微的,这里只是想让大家认识到这一点。

另外,由于采用蓝牙无线技术的鼠标不需要USB接收器,少占用一个USB接口,便携性方面更上了一层楼,许多朋友也因为这一点而十分关注蓝牙鼠标(我自己有时候也用,部门内两位同事也问我拿了在用,确实方便不少)。可惜的是蓝牙无线技术运用在鼠标上目前还不是很成熟,大家都从测试中看到了信号等方面的不足,同时耗电也比2.4GHz无线技术要厉害一点。不过,相信在不久之后厂商们可以对这两点作出很大的改进。
在这次横评中我也很高兴地看到了有一些创新。例如罗技V550的随行扣、微软Arc的折叠和新颖外型设计、双飞燕的8mA低功耗和多段供电模式等等。只有技术上的创新才能使用户用上更优秀的产品,才能让整个行业更好地前进。

最后对于笔记本无线鼠标的市场前景我个人还是比较看好的。一方面,目前大环境不景气,导致有一部分原来的台式机用户会转变成低端或者小型笔记本用户(有位同事就花了2888买了一款品牌和配置都不错的9寸本,上上网聊聊天还是绰绰有余的,而且携带非常方便)。另一方面,现在2.4GHz无线技术已经可以说非常成熟了,质量好点的笔记本无线鼠标在普通使用的时候几乎和有线鼠标难分伯仲(当然玩游戏不算),而且无线鼠标还具备有有线鼠标所不能比拟的便携性,以备不时之需。从这两方面来看,笔记本无线鼠标的用户量肯定是有增无减,所以还是非常有前途的。
Daigo
发表于 2009-9-28 12: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算不算屠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杀毒软件|软件论坛| 卡饭论坛

Copyright © KaFan  KaF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沪ICP备2020031077号-2 ) GMT+8, 2025-2-3 04:15 , Processed in 0.116830 second(s), 16 queries .

卡饭网所发布的一切软件、样本、工具、文章等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其他非法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版权争议问题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信息,如有问题请通过邮件与我们联系。

快速回复 客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