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acknet 于 2010-12-20 20:45 编辑
GDATA(歌德塔)2011中文版产品使用报告
1 前言 第一次认识歌德塔是在2006年,给我最突出的印象是特别大的安装包,先比起普通杀毒软件来说可以说是重量级产品,到了2011系列的产品,歌德塔已经成功瘦身,终于减轻到了182MB。话虽如此,歌德塔得杀毒质量还是可以对得起他的体积的,毕竟多引擎杀毒查杀效果可定不是单个杀毒软件可以媲美的,相比其安全来说,安装包的大小还是可以接受的。另外一个也是多引擎所带来的问题就是系统资源耗用的问题。我们知道,一般来说,不同公司的杀毒产品是不能相互兼容的,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电脑发生软件冲突而发生死机等意外,而对于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用户就需要一款多引擎杀毒的软件,但是随之而来的性能问题,却让普通的电脑在使用的时候感觉到力不从心。2006年时候的GDATA还没有中文,但是凭借着她非常卓越的杀毒能力和引擎优化已经让许多杀软界的IT人认识到GDATA这个名字。走到了2010年,GDATA走进中国,这无疑是杀毒软业的良性竞争中一个重量级的选手,现在就让我们看看GDATA2011系列产品的表现。下面的测试主要分为下面几个部分,安装过程、杀毒能力、防火墙能力、其他设置和最后的总结部分。
2 安装过程的简单体验
安装包打开安装以后,会自动检测下载的是否是最新的GDATA产品
利用全球GDATA用户群所反映的电脑病毒信息,能让Gdata在更快的时间内针对最新的病毒,研究出解决方案。在加入饭病毒信息行动前会先询问是否得到用户的许可。右图为授权页面,这里我先选择“适用版本”
有自定义功能模块的安装和全安装两种安装方式,是产品有更大的可塑性和自由度。Gdata家长控制针对家庭用户进行设计的,而Gdata粉碎机则对每一个人都是很有用的,通过粉碎机,一些秘密的文件和图片、视频等就可以被消除的一干二净。另外还有计划任务,让一些不太懂得日常维护的用户进行默认选择,保障用户安全。经过一些列的设置,就可以开始进入安装过程了。
虽然安装包的大小并不小但安装速度还是很快的,在2分钟内就已经安装完成,安装完成后提示需要重新启动电脑已启动全面的安装服务。如同大多数的杀毒软件一样,安装完成后需要重新启动电脑。
3 WIN7使用体验 Gdata2011系统使用体验 本次测试主要以最新的系统平台Windows7为主,由于WIN7对电脑的要求更高,与程序的兼容性相对XP来说也较差,所以,如果软件能在Windows7下面流畅运行的话,在XP下面流畅运行绝对没有问题。介绍一下本机配置,CPU核心:E8200处理器,内存1GB,运行系统Windows7,其余信息:显卡ATI2400,网卡等其他硬件都是普通标配。
3.1 安装后软件的要求
刚刚安装完,gdata就提示需要进行一次更新和一次全盘扫描,安装完成后及时升级病毒库有助于用户抵抗最新的病毒,在复杂的用户终端中进行一次全盘扫描是必要的,有助于保证大环境的安全,但这里提出一个小小建议,就是全盘扫描的要求可以不放在安装完成后提出,应该交还用户自己选择,毕竟全盘扫描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不然主界面上的感叹号会令人有点不安的感觉。另外一点可以提高的是升级的速度,不知道是我的个人情况还是大家的集体反应,我的gdata更新速度虽然不算慢,但是和部分杀毒软件比较起来就有点慢了,但是这方面可以通过官方增加服务器来实现,随着gdata在中国的壮大,加快更新速度就是很必要的。
3.2 Gdata2011的资源耗用情况
以前,Gdata给人的印象是体积庞大,资源耗用严重,下面就看一下Gdata 2011的资源耗用情况。本个章节分为3个测试部分,分别是系统没安装任何杀毒软件时的空载系统资源情况、安装新版gdata2011后资源耗用情况和查杀病毒是的内存耗用和CPU耗用情况。为了增强测试的实用性,特别增加了在杀毒环境下运行其他程序的流畅度的主观感觉体验,这个增加的环节虽然没有数据说明,但是却是用户最直观感受杀毒软件占用系统资源情况的最有效的途径。
安装杀毒软件以前,系统本身的资源占用情况为:内存429MB CPU:9%,安装完成后进入更新状态时的资源占用为内存495MB CPU:40%,动态运行时系统资源占用为:内存688MB CPU:1%,查杀病毒时系统资源情况为:内存649MB CPU:60%。用户在查杀病毒时运行程序感觉一般,流畅度有轻微下降,但是在更新时和动态运行时,运行应用程序没有明显变慢,流畅度正常,总体感觉良好。关于开机时间方面,安装GDATA2011以后,累计平均开机时间增长5秒左右,也属于一般杀毒软件的资源占用的范围。
总结一下Gdata2011在资源耗用方面的表现相比其他杀毒软件的耗用相差不大,但是对于多引擎的杀毒软件来说实属不易(上述测试均在双引擎监控环境下进行,若选择单个引擎,资源耗用理论上应该比多个更低)。在一般情况下内存占用60MB左右,高峰时控制在200MB左右,CPU占用率低于10%,高峰时低于60%,这对一般的电脑来说顺利运行没有问题,资源控制情况比较好。
3.3 Gdata的查杀能力情况
本次测试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流行病毒(2010-12月样本)下载攻击测试,流行病毒释放测试,流行病毒查杀,大病毒包测试。下面进行简单说明,流行病毒下载攻击是在IE8的环境中下载一个Downloader的病毒文件,观察Gdata2011的情况。流行病毒释放是指在系统环境中,直接从压缩包释放病毒,若没有反应,在采取双击运行。流行病毒查杀是指4个中国互联网12月发现的病毒进行搜集和重新扫描,观察Gdata的查杀率,最后就是最老套的,1万病毒包测试环节,测试杀毒软件的实力。
流行病毒下载攻击测试环节,打开IE8浏览器,浏览一个有downloader病毒的网页,网页被禁止访问,同时弹出对话框提示病毒已经被拦截
流行病毒释放环节,释放一个流行病毒后,刚从RAR中解出来就被Gdata拦截了 流行病毒查杀的结果并不理想,只查杀了2个,看来Gdata对中国互联网环境存在的病毒的处理速度仍有提高的空间,希望Gdata能加强对中国互联网环境中存在的病毒的监控,提高对这些流行病毒的查杀能力。
大病毒包测试环节,经过查杀后还剩余47个文件,扫描用时2分13秒,最终处理的方式并没有隔离而是直接删除了文件,如果病毒在压缩包中,Gdata会直接把文件删除。
3.4 Gdata的防御网络攻击情况 通过网络来攻击是现代病毒攻击用户电脑的一个主要途径,这就要求杀毒软件除了有较强的杀毒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能力,如果能够把病毒拒绝于云端,也就是病毒还没到用户的客户机上就已经被消灭了,这是最理想的效果。而为了实现这个效果,就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防火墙,为了公平起见,我选择了Windows7自带的防火墙与Gdata来做一个对比,测试分为以下两个环节,第一是通过简单的检测漏洞网站PC Flank做一个初步的评估,然后再用专业工具leaktest工具进行测试,以分析和比较Gdata防火墙的效果。
首先,Gdata2011轻松应对了PC Flank的挑战,除了浏览器有疏漏以外(绝大部分杀毒软件在此项都是Dangerous),可以说Gdata的防火墙具备了拦截一般木马、病毒和利用系统漏洞来攻击用户的非法行为,有效保证了用户的互联网安全。
Leaktest是向来比较苛刻的测试工具,可以看到系统防火墙和Gdata的防火墙都没有得到非常好的成绩,但是相比而言,Gdata获得了比较高的成绩,防止住了更多来自互联网的攻击。但是,从结果可以看到,防火墙方面Gdata仍然有进步的空间,希望Gdata能把防火墙做得更好。
3.5 其他功能 日志功能,显示日常操作中的一些重要信息。 计划任务,显示软件准备在用户电脑上执行的任务,更新任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也可以安排全盘扫描任务。 隔离区可帮助用户管理危险的文件,危险的可以直接删除,误杀的可以恢复。
4 建议和意见 总结以上测试的结果,Gdata2011相比其以前的版本,性能上有很大的提升,杀毒实力上一直保持着高水平的发挥。相比其他同类的杀毒软件,有突出的自身优势。Gdata进入中国市场的举动,对中国互联网网民和杀毒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以下列明Gdata2011版本的一些优点:
1 杀毒能力非常强大,凭借着Gdata的强大实力,查杀病毒应该说没有什么问题
2 设置功能简单明了,即便是复杂庞大的双引擎杀软,能把配置做的简单明了,实属不易
3 人性化界面,界面清爽美观。在使用过程中给用户一种欣赏软件的享受
4 资源占用优化,提供多套引擎解决方案,针对不同用户的不同安全需求做出调整。
尽管如此,在软件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不足或者是可以改进的地方,这里都一一列明,希望能被Gdata公司接纳,进一步改进现有产品。
1 应加强针对中国地区的产品升级服务,加快升级速度,特别是第一次升级,应给用户提供多种升级方式的选择。
2 加强在中国地区的检测,对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病毒应加强监测和加快加入病毒库的速度,一个杀毒软件的本地化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杀毒软件能否在当地立足。
3 加强防火墙的开发,毕竟对于用户来说,是预防胜于治疗,所以必须加强防火墙的开发,才能把病毒抵御在家门外。
4 可以文件上传不方便,应增加可以文件上传的方式,这样不仅有利于用户上报病毒,也有利于Gdata在全球收集病毒,让工程师能第一时间处理。
5 建立中国的客户服务热线,设置多种界面方式。中国的电脑用户的电脑基础参差不齐,部分用户连杀毒软件是什么都没弄清楚,所以针对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需求。专业用户和普通用户应分别对待,针对普通用户应尽量以简单的、较少的电脑术语来描述操作。建立客服热线并显示在主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留住客户的手段。
6 丰富一些小功能,诸如开机启动项管理等等的小功能,这能够增加产品附加值而且无须对程序结构作太大调整,又能吸引到普通用户的兴趣。正所谓一方有一方的水土,正当360、金山卫士、QQ管家都在争夺小工具地位的时候,Gdata能够增加一些小工具,却是能为中国用户提供一块“净土”啊。
7 加强产品的广告宣传,在我身边的朋友很少有听说过Gdata,一方面是以前Gdata还未进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是只有像卡饭这样专业论坛才有Gdata的信息和下载链接等,要开拓市场,必须加强广告的投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