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167|回复: 46
收起左侧

[讨论] 谁来维持杀毒软件的道德水准?

   关闭 [复制链接]
Lgwu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2-1 15: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gwu 于 2010-2-1 15:34 编辑

刚看了一篇坊间佳平的blog,对于谁来维持国内杀毒软件的道德水准,还真感觉迷糊。
传送门:http://www.kafan.cn/a/show.php?tid=140
原   博: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b7e6110100gmmr.html

备注:不要给我那个用图演示样本exp无法结束瑞星进程的链接,那是在漏洞修复之后的。


    在中国软件市场,杀毒软件是个极有特色的领域——它是最赚钱的软件,用户愿意为注册码买单,不像其他软件被盗版侵蚀;它是最神秘的软件,普通用户根本就不懂有没有木马、有没有漏洞、杀毒效果如何,这不像IM、下载、播放等软件,任何人都能判断优劣;它的使用具有“排他性”,因为“冲突”,你装了金山就不能装瑞星,装了卡巴就不能装诺顿。

    以上三点决定了一个事实:杀毒软件是强势群体,用户是弱势群体。尽管用户有选择不同杀毒软件的自由,但实际上面对神秘且强势的杀毒软件,多数用户缺乏选择权、知情权,且迁移成本较高。这就对杀毒软件的道德水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它诚实、殷勤、负责任,则是网民之福;如果它欺骗、不作为、不上进,则是互联网的灾难。

    要维持杀毒软件的道德水准,一靠自律,二靠独立安全组织、舆论等媒体公器的监督。前者是基本不靠谱的,在杨白劳面前,你很难要求黄世仁“自律”;后者则常常被置于杀毒软件产业链的一个环节中——安全组织可能被杀毒软件长期“包养”,媒体在业绩压力面前也常常是“拿人嘴短”,这导致了后一个途径也不靠谱。如此一来,弱势群体更加弱势,尤其是在中国,这进一步助长了杀毒软件进一步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如此恶性循环。

    这听上去有些恐怖,但是事实,只不过很多潜规则、明规则的尺度依然控制在某种平衡之中没有爆发而已。要打破这个生态圈的平衡,必须借助利益集团之外的力量。

    最近炒得沸沸扬扬的瑞星“漏洞门”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揭露瑞星丑闻的有两股力量:一是来自国外的安全组织,二是来自免费的360,两者都游离于这个链条之外。但即便如此,要打破平衡依然举步维艰。在这个名为NT Internals的组织公布两个瑞星两个长时间存在的漏洞之后,瑞星“本能”的反应是“这不是真的”、“这是小漏洞”、“这并非瑞星一家存在的问题”;而面对来自360“管闲事”帮忙发布安全补丁的行为,瑞星更是像刺猬一样倒打一耙。

    在长期积累的、畸形的生态链中,杀毒软件厂商已经形成了一套让人匪夷所思的逻辑,可以说从“强势”变成了“强盗”。幸运的是,这并不是一个绝对垄断的行业,从业者的资源再可以只手遮天也很难堵住一切。NT Internals组织也向我们展示了国外专家的专业精神——在瑞星试图含糊其辞跳过这一劫的时候,再次发表声明“两个漏洞还存在,并且又发现了新的漏洞”。让我悲哀的是,如果这是一个国内组织,恐怕早已经被“和谐”。

    巧合的是,几乎与此事件发生在同时,来自Google的安全专家发现了一个微软漏洞,并且与瑞星漏洞性质同属“本地提权”漏洞。但微软的反应截然不同:立刻发布了紧急安全公告,并给用户提供了临时解决方案的建议。微软甚至多次感谢过帮助其发现漏洞的人,包括它的竞争对手。

    这到底是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差距,还是“中国特色”作祟?抛开其他不谈,杀毒软件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没有忘记为自己辩护、也没有忘记打击同行,唯一忘记的是作为弱势群体的用户。 “弱势群体”是中国前总理朱镕基在2002年3月第九届全国大大5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使用,对待这一群体,朱镕基指出的基本原则是:关心、支持、自助、增权。截至目前,瑞星却连起码的针对用户的公告都没有:包括解释这一切,给出临时解决措施,或者修补好漏洞。

     由此可见,在中国杀毒行业,利字当头,要谈道德,是个奢侈的事。
yujiakun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2-1 15: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所谓,喜欢的人就用,不喜欢就别用,没必要吵来吵去,也没必要花钱聘五毛。谁做得好用户心里知道,也不是谁说几句就能决定用户的感觉的,关键看装机量。
MagicFuzzX
发表于 2010-2-1 15: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来了,这几天我一直关注楼主的帖子和回帖
Lgwu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15: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smilediy

敬请关注,偶不用杀毒软件。向来保持中立。只以技术和事实说话。如果抓到偶是五毛,
       可直接投诉。
safepods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2-1 15: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吖是吖,不过你敢发在某区就有你好看了
yujiakun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2-1 15: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微软和星星的反映,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反映,没办法,这就是区别。我很少见到国内当官的自己承认错误,包括俺校领导,去年学校失火,他把责任全推在一个学生身上,半夜喝酒还去学校打学生,然后又公关,全市不得报道失火的事。
白羊座
发表于 2010-2-1 15: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博主在胡说,瑞星宇宙第一,当然是大公司,何来什么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差距
迷惘依然
发表于 2010-2-1 15: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这个漏洞的解释,可以这样说,利用这个漏洞的病毒,事先必须得进入到用户的电脑中,然后这个病毒还没有被瑞星提取特征码,这样才能结束瑞星的进程.从而才运行别的病毒.可以这样说,这只是一个可以利用漏洞突破瑞星主动防御而已!!
bbsss
发表于 2010-2-1 15: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其他论坛也看到一个类似的文章,不全发了,,挑两段看看。。

反病毒这个行业历来就是充满争议和口水的行业,这个行业之所以奇怪,原因在于,反病毒软件的用户对他们使用的产品其实没有太大的概念,比如,这个杀毒软件的效率如何、杀毒效果如何、是否存在安全漏洞、会不会导致错杀误杀等行为等等,用户并不知情,经常网上的第三方测评等,也有可能因为某些“利益”问题,显得不公正,用户对杀毒软件的概念常常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其实,从这一点上,我们已经可以判断,以往杀毒软件通过大量的公关、宣传的模式建立起来的用户和市场,并不能反应产品本身的问题,随着大量的用户“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似乎反病毒厂商也开始习惯于靠公关办事,而忽视了直面用户的诚恳,赤裸裸地挑战用户的智商。然而,一旦问题大规模爆发,杀毒软件就有可能陷入更深的深渊,毕竟,这年头用户越来越“聪明”了,越来越难“忽悠”了,而且,你做不好,还有一大堆竞争对手和调研机构在盯着你!
白羊座
发表于 2010-2-1 15: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迷惘依然


    笑而不语,你以为做一个瑞星的特征码免杀非常非常困难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杀毒软件|软件论坛| 卡饭论坛

Copyright © KaFan  KaF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沪ICP备2020031077号-2 ) GMT+8, 2025-5-23 22:48 , Processed in 0.121829 second(s), 17 queries .

卡饭网所发布的一切软件、样本、工具、文章等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其他非法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版权争议问题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信息,如有问题请通过邮件与我们联系。

快速回复 客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