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494|回复: 48
收起左侧

[已解决] 其实个人认为目前有不少人对“防御”和“查杀”的观念是值得商榷的

  [复制链接]
皇柝
发表于 2010-5-5 08: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皇柝 于 2010-5-5 08:43 编辑

前几天我的好友gujiutian发了个论述"杀大于防”还是“防大于杀”的帖子

但是个人觉得有个更为基础的问题值得商榷:

查杀和防御如何分类?

大家普遍的观点是:特征码+启发的查杀算做“杀”,然后看来不少安全厂商广告中所谓主动防御后,觉得那就是“防”了
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先来看一个引例:
(这里假设普通用户是没有足够的判断能力的)
对于大家很喜欢的“微点主动防御”,我先请问大家一个问题:
如果微点不告诉你它用的是“主动防御”,而只是将这个产品推给你,作为一个不明真相的使用者
于是在你安装好以后遇到病毒给你提示,实际的使用体验和完全没有主防概念的红伞V9又有什么的区别呢?

在我眼里其实微点主防这一类只能是称其为“基于行为的查杀”,而并不能算做防御
又有人要说了,主动防御对“未知”的东西好,那请问,NOD32的高级虚拟机启发,不是一样针对未知的吗?
应该没有人把NOD32划为“防御”吧?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说,它们只不过是判断的手段不同罢了。

所以,本质上“防御”和“查杀”的区分,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基于一个判断:

在使用的过程中是否需要用户足够的“交互”
我当然不是指简单的询问用户“是否隔离/删除”这种不算交互的交互

说的更清楚一点
杀是“对于各个点的击破”,防是“对整个面的考量”

所以个人认为诺顿的SONAR其实不能作为防御来看待,avast的特征码过滤更加不能
卡巴的应用程序控制倒可以看作一定的智能防御,真正的纯“防御”其实个人认为只有手动HIPS

综上,其实关于防大于杀还是杀大于防的答案,也可以得出了
其实杀和防在我认为本质区别在于——智能或非智能

安全软件最终还要落实到使用者身上,如果使用者对计算机足够认知,
并且也有足够的耐心,那对于这类用户,必然是“防大于杀”。
反之,如果对于那些对计算机了解并不深入的人
让他们用HIPS之类的“防御”,不是比死更难受嘛?
sli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5-5 08: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LZ 好像一直都很有空 ?学生 ?
107
发表于 2010-5-5 08: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解析得很恰当
shenxiaogang
发表于 2010-5-5 08: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有道理,我等并不能真正说清。
Inner
发表于 2010-5-5 08: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的观点
65222960
发表于 2010-5-5 08: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过来随便看看  知道不知道对我没多大用处

不会因为观点而不停更换杀软
寒山竹语
发表于 2010-5-5 0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杀的途径有很多种,防的途径亦有很多种。
先把整体概念搞清。
★比尔·盖帽★
发表于 2010-5-5 09: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杀是防的一种 over
aiyaya8
发表于 2010-5-5 09: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占位欣赏~
嘁。不稀罕~
发表于 2010-5-5 09: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杀是防的一种 over
★比尔·盖帽★ 发表于 2010-5-5 09:01



    正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杀毒软件|软件论坛| 卡饭论坛

Copyright © KaFan  KaF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沪ICP备2020031077号-2 ) GMT+8, 2025-2-2 23:54 , Processed in 0.121659 second(s), 16 queries .

卡饭网所发布的一切软件、样本、工具、文章等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其他非法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版权争议问题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信息,如有问题请通过邮件与我们联系。

快速回复 客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